蒋秋婷 临平区中西医结合医院呼吸内科主治医师
前段时间的某天夜里,83岁张大爷突然上气不接下气、口唇发紫、发热到40℃,家人赶紧把他送到我们医院。
入院时,张大爷呼吸急促,血氧饱和度只有89%,血感染指标非常高,情况非常危险。经过一系列的检查,结合张大爷既有的慢阻肺病史,我诊断是误吸导致的吸入性肺炎。
家属一脸疑惑,表示张大爷平时身体素质不错,吃饭也没有呛着,更没有发生呛咳,怎么会发生误吸呢?
咽喉是消化道和呼吸道的共同通道,正常情况下,食物通过咽喉时气道会关闭大约0.3秒至0.5秒,这样才能确保食物只进入食道而不进入气道。当气道关闭不及时或关闭不充分时,食物可能就会错误地跑到气道里去了,这种情况就是误吸。
对肺功能正常或者说体能较好的人,误吸之后立刻会出现反射性咳嗽,大多能把误入气道的食物咳出来。但是年老体弱的患者,尤其是有脑功能障碍或慢阻肺的老年人,神经反射能力减退或肺功能下降明显,食物误吸进入气道却不出现反射性咳嗽,甚至口水也会流入气道而不自知,这种情况就属于隐性误吸,背后隐藏着致命的危险。因为这些经过口腔的食物或液体往往含有大量细菌,细菌在不知不觉中进入肺内繁殖,就可能导致吸入性肺炎,患者出现发热、呼吸困难、咳嗽咳痰等症状。
根据张大爷的情况,我制订了抗生素抗感染以及化痰补液等治疗方案,护理团队给予有效咳嗽咳痰以及进食指导,张大爷症状逐渐好转,顺利出院。
要提醒的是,除了上述提到的神经系统疾病(卒中、帕金森、痴呆等)患者、慢阻肺患者,像吞咽困难者、长期卧床患者、胃食管反流患者以及口腔疾病患者都是隐性误吸的高危人群,吃东西时一定要提高警惕——
1.进食前30-60分钟不要大量活动,把体能节约下来用在吃饭上,尽量选择半流质的食物,比如用筷子能够挑起来的稠粥、捣碎了的面条等,避免过于坚硬或者难以咀嚼的食物。
2.进食的姿势和时间也很有讲究,比如进食时坐在椅子上或者床边,保持身体直立,如果不能坐起来也要尽量保持半卧位,以免躺着进食时食物在吞咽过程中进入气道。
3.可以尝试间歇进食,比如之前吃一顿饭用15分钟,现在吃5分钟、停下来休息2分钟,然后接着吃5分钟、休息2分钟。
隐性误吸常伴随呼吸系统症状,如发热、咳嗽、咳痰、气短、心动过速等,部分老年人因咳嗽反射减退,不一定有明显的呛咳或咳嗽,而是伴有非特异性症状,包括头痛、恶心、呕吐、厌食和精神状态改变等。因此,家属一旦发现患者出现上述症状,要高度警惕吸入性肺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