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经后“月经”再现?别大意,可能是癌症在作祟!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25-03-29 07:30   

来自绍兴的60岁的王阿姨(化名),退休生活过得惬意又悠闲。每天跳跳广场舞,逗逗可爱的小孙子,日子过得有滋有味。可谁能想到,一场意外,打破了这份平静。

大约半年前,绝经多年的王阿姨,突然发现自己出现了阴道出血的情况。起初,王阿姨心里犯起了嘀咕,难道自己迎来了传说中的“第二春”?但渐渐地,她出血情况变得不太正常,血量时多时少,还时不时伴有隐隐的腹痛。女儿察觉到妈妈状态不对劲后,赶忙带着王阿姨来到浙江省人民医院越城院区的妇科就诊。

绝经后出血

背后竟隐藏巨大危机

接诊的妇科主任寿华锋主任医师通过对B超的评估,敏锐地察觉到异常,立即为王阿姨安排了宫腔镜检查。当病理结果出来时,全家人都愣住了——王阿姨被确诊为子宫内膜恶性肿瘤。

“我平时身体一直挺好的啊,怎么就得了癌症呢?”王阿姨怎么也接受不了这个事实。寿主任耐心解释:“绝经后出血是子宫内膜癌的典型症状之一,幸好您发现得早,还有手术根治的机会。”

据悉,在子宫内膜癌手术中,淋巴结的切除是最为关键的环节之一。尤其是在大血管和输尿管周围进行淋巴结切除,是手术的重点和难点,对医生的技术要求极高。

为了让手术做得更精准,缩短手术时间,同时最大程度降低对王阿姨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浙江省人民医院越城院区的妇科团队经过慎重考虑,最终决定为王阿姨采用达芬奇机器人辅助子宫内膜癌根治性手术。

手术当天,手术室里的气氛既紧张又有序。神奇的是,机器人的“手臂”在医生的操控下,如同灵活的“舞者”,精准地找到了病灶并切除。不仅如此,寿华锋还借助荧光显像技术,迅速找到了前哨淋巴结,并精准地完成了切除。幸运的是,病理检查结果显示前哨淋巴结没有发生转移,这意味着王阿姨的病情还处于早期阶段。

术后第二天,王阿姨就能自己下床正常活动了。她满脸惊喜地说:“我还以为这么大的手术,肯定疼得要命,没想到居然没怎么感觉到疼。”一周后,恢复良好的王阿姨顺利出院。女儿感激不已:“真的太感谢医生们了,要不是他们的精准治疗,妈妈也不会恢复得这么快!”

机器人助力

成为妇科微创“艺术家”

寿华锋介绍,子宫内膜癌是女性生殖系统里比较常见的恶性肿瘤,绝经后的女性尤其容易患病。除了绝经后阴道出血,它还有一些典型症状,比如阴道排液,可能是血性的,也可能是浆液性的;另外下腹还会出现疼痛或者坠胀感。一旦发现,手术治疗通常是首选方案。

“和传统的开腹手术相比,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就像是一个身怀绝技的微创‘艺术家’。它拥有超高清的视野,操作器械不仅精准而且稳定,完美克服了传统腹腔镜在视野和操作上的一些局限。”寿华锋指出,而且,它还自带荧光成像技术,能让吲哚菁绿示踪剂显像,实现前哨淋巴结显影。这样一来,医生只要对前哨淋巴结进行活检,就能清楚了解淋巴结有没有转移,不用再像以前那样进行传统的腹盆腔淋巴清扫术。这样不仅缩小了手术范围,减少了血管神经损伤、淋巴水肿等并发症,还大大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当前,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在妇科领域可谓是“大显身手”。它不仅广泛应用于子宫内膜恶性肿瘤全面分期手术、早期宫颈恶性肿瘤根治术等恶性肿瘤的治疗,在妇科良性疾病的手术,比如子宫切除、深部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肌瘤剥除、盆底重建等手术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子宫内膜癌虽然可怕,但只要早发现、早治疗,患者的预后效果通常较好。寿华锋建议,女性尤其是绝经后的女性,哪怕是七八十岁以后,每年都要进行一次妇科B超体检。“通过妇科B超,能够及时发现子宫内膜的异常增厚、占位性病变等情况,为早期诊断子宫内膜癌提供重要线索。”

来源:每日商报  作者:记者 曾润玥 通讯员 杨陶玉  编辑:吴阳杰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