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育早产宝宝要注意什么?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25-03-28 08:00   

马晓路 浙大儿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副主任,医学博士。中国医师协会新生儿科医师分会循环专委会副主委,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新生儿学组委员,浙江省新生儿窒息复苏和管理质量控制中心副主任。专业方向:新生儿呼吸衰竭、肺动脉高压、重症感染、早产儿及早产相关并发症的诊治。

笔述专家: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 马晓路主任医师

宝宝如果恰好在预产期这天出生,就是妈妈怀孕正好满40周;如果在妈妈怀孕满37周以前出生,那就成了早产儿。

近年来,早产儿的出生率呈缓慢上升的趋势,目前大约每10个新生儿中就有1个是早产儿,早产及早产相关的并发症已经成为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

导致早产的原因有很多,主要分为三类:一类是妈妈自身存在甲亢、高血压、糖尿病、感染等疾病,或者有抽烟、喝酒等不良生活习惯,甚至有时候没有任何症状,只是隐性携带了一些病毒、细菌,都可能引起早产;其次是由于胎盘、脐带的因素,比如前置性胎盘可能造成分娩时的大出血,就需要提前剖宫产;另外就是宝宝的因素,比如一些发育畸形、多胞胎等。当然还有一小部分早产是找不到任何原因的。

所以建议女性从备孕时就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怀孕以后按时产检、均衡饮食、适度运动、遵照医嘱控制自身疾病,尽可能减少早产的风险。

接收胎龄最小的早产儿

出生4个月才脱离呼吸机

早产儿由于出生时各个器官的功能还没有成熟,往往需要留在医院观察治疗一段时间。距离预产期越远出生的宝宝出生后面临的问题也越多,住院时间也越长。

对于特别小的早产儿,医学上有专门的术语,比如胎龄28周以前出生的早产儿被称为“超早产儿”,出生体重低于1000g的被称为“超低出生体重儿”等。

我们接收过胎龄最小的宝宝,出生时只有22周,体重仅520g,就和一瓶矿泉水差不多重,只有成年人手掌的大小。

这个早产宝宝的护理是非常艰辛的,因为患有慢性肺部疾病,他出生4个月才脱离呼吸机,6个月出院回家后仍然要继续吸氧;还曾患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做了肠道手术;眼睛也有视网膜病变的问题,需要定期复查和治疗。

幸运的是,在医护人员和家长的精心照护下,宝宝长得越来越好,现在1岁了,生长发育已经追上了正常的孩子,白白胖胖,非常可爱。

早产儿并不仅仅是“体重轻一点”

早产儿并不仅仅是“出生体重轻一点”这么简单。

他们的心、肺、脑、肠等器官在出生后还处在继续发育成熟的过程,但由于脱离了妈妈子宫这一完美的环境,这些器官在发育过程中会遇到各种挑战,有时会发展为并发症——比如应用呼吸机和高浓度的氧气、感染、营养不良等多种因素可以导致支气管肺发育不良,使早产宝宝需要长时间上呼吸机、吸氧,有的甚至出院时还会带着氧气回家;肠道如果不能耐受喂奶,就可能引起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肠子发生炎症、坏死,严重的话导致肠穿孔,休克,需要急诊手术;早产宝宝脑内的血管比足月儿更丰富更脆弱,因此比足月儿更容易发生颅内出血;由于免疫功能欠缺、皮肤很薄,细菌容易侵入体内,也比足月儿更容易发生肺炎、败血症,甚至脑膜炎等严重的感染。

所有这些并发症都会增加早产宝宝的死亡率和后遗症发生的概率。

早产宝宝什么时候能出院回家?这是很多父母最关心的问题之一。

一般来说,早产宝宝需要达到下列条件才能出院:体重≥2kg,而且最近每天都能稳步增长20~30g;自己睡在小床上能维持正常体温,不再需要保温箱;每天都能吃完足够的奶,吃奶时不会发生呛咳、呼吸困难等;至少持续5~7天没有发生呼吸暂停。

医生一般会要求家长提前几天来医院,参与到宝宝的照护工作中,除了学习喂奶、喂药、换尿布、拍嗝这些基本技能,还要学习观察宝宝的情况。

早产宝宝出院后要注意什么?

1.给早产宝宝一个安全的居家环境。避免二手烟、蚊香、香薰等刺激性气味,妈妈不要用味道过浓的化妆品。小床上不要放置多余的枕头、靠垫、毛绒玩具等,床垫不要过软,以免意外闷住宝宝口鼻。

2.注意预防呼吸道感染。尽量减少亲戚朋友的探望,家人从超市、菜场等人员密集的地方回来,要先换掉外套,洗净双手后再接触宝宝。一旦家人身体不适,特别是出现咳嗽、发热、腹泻等症状时,及时和宝宝隔离。符合条件的早产宝宝应按照正常的流程进行疫苗接种,早日筑起自己的免疫防线。

3.注意观察、评估宝宝的情况。建议记录每一天的吃奶量、喂药和大小便的情况以及体重的变化。对于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宝宝,可以用家用型氧饱和度仪监测是否缺氧。平时可以多和宝宝说话,给宝宝做被动操,促进宝宝的神经系统发育。

4.定期带宝宝回医院随访。出院不是结束,而是一段新旅程的开始。很多早产宝宝出院时其实还没到预产期,通过定期的随访,医生可以评估宝宝的体重、身高、头围等生长指标是否达标,一些药物的剂量是否需要调整等。

来源:都市快报  作者:  编辑:吴阳杰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