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打篮球的男孩总喊肩腿痛 居然确诊白血病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25-03-28 08:00   

徐卫群 浙大儿院血液科副主任,博士,主任医师。浙江省小儿白血病诊治技术研究中心主任,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肿瘤学组委员,中国免疫学会血液免疫学组委员等。

专业方向:儿童白血病、淋巴瘤、再生障碍性贫血、出凝血疾病及血液科疑难重症的诊治;在白血病的多学科合作、血友病综合诊治、综合管理、临床研究开展等方面有丰富的经验。

笔述专家: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血液科 徐卫群主任医师

很多家长都有这样的经历,孩子在2-12岁发育过程中时不时会叫腿痛,家长们相互聊起来,发现这种情况还挺常见,而且孩子的关节看上去不红不肿,也不影响他(她)白天生龙活虎。

关节痛如果反复发生、持续时间久,程度严重,影响患儿行走及睡眠,或者与血常规的异常一起出现,它也可能与一种可怕的血液病相关。

爱打篮球的男孩总喊肩腿痛

辗转就医确诊白血病

13岁的男孩小张酷爱打篮球,住校期间隔三差五就会约上好友一起去篮球场。

5个月前,他突然出现右侧肩关节疼痛,一开始以为是打篮球时动作幅度太大拉伤导致的,没有过多关注。可随后3个月里,他的膝关节和肘关节也陆续出现了疼痛,症状越来越严重,连走路、抬手都有些困难,已经影响到了正常的学习生活。

周末回家时,小张跟爸妈提起这件事,爸妈觉得不对劲,立马带他去当地医院检查。

因为是关节疼痛,小张的爸妈首先带他去了骨科,但检查发现并没有骨裂、骨折等情况;接着又去了风湿免疫科,做了一系列检查,排除了类风湿性关节炎、化脓性关节炎等病症。

为了找出病因,爸妈带着小张辗转多家医院就诊,最后慕名来到浙大儿院。看着孩子血常规检查报告上一个个异常指标,医生建议他们做骨髓穿刺,因为骨髓纤维化严重,难以采集到足够的标本无法明确诊断,后来又做了骨髓活检,检查结果证实了医生的判断——小张得的是急性白血病。

小张住院化疗1个月后病情就得到了缓解,经过两年半的维持治疗,目前情况稳定,定期随访,已经回到学校上学,整体状态都不错。

发病高峰在3-7岁

大多数都可以被治愈

小朋友为什么会得白血病呢?科学家发现这可能和遗传因素有关,也可能与接触到一些有害物质导致基因突变相关,比如某些化学物品、辐射或药物、病毒等。简单来说,白血病就像血液系统里出现了“捣蛋鬼”——这些肿瘤细胞是由造血干细胞恶变而来的,它们不仅自己不干活,还把正常的血细胞都挤走了。

根据国家卫健委发布的《中国儿童白血病白皮书》统计,在2015-2021年间,每10万个小朋友中有2-3个白血病儿童纳入了登记,实际发病率约10万分之4至10万分之6个儿童,其中3-7岁是最高发的年龄段。

当这些“捣蛋鬼”霸占了血液系统,小朋友的身体就会出现两大类问题:

一类是正常血细胞功能不足导致的贫血、感染、出血相关的症状,具体可以表现为面色苍白、乏力、多汗、胃口差、生长迟缓、发热、咳嗽、腹泻、皮肤出血点异常增多、口鼻出血、黑便、血尿等;

第二类是肿瘤细胞异常浸润导致的症状,表现为肝脾、淋巴结肿大,异常的肿块,骨关节痛等。

因此,对于关节痛严重、多发,持续影响正常活动或合并关节外观异常的孩子,建议就诊时检查血常规、凝血谱,排查血液系统疾病。

大多数儿童白血病可以被治愈,尽早识别尽早开始治疗可以改善预后。

经过规范诊治,儿童白血病预后总体是优于成人的,特别是占急性白血病70%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目前在浙大儿院5年无事件生存率已经达到91%。

关注检查单里的这些关键信息

有家长会问,一张血常规单子里通常有30余项指标,如何把握关键信息呢?

在鉴别白血病方面,我们主要关注其中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比例、血红蛋白、血小板、异常或幼稚细胞等5项指标。当白细胞异常增高,超出正常上限10倍以上,并且出现了幼稚细胞或者异常细胞,基本可以确定是白血病;白细胞增高,红细胞和血小板下降,也要警惕白血病;此外,白细胞、红细胞和血小板这三种细胞中的一项、两项或三项下降,也可以是儿童白血病的常见表现。

门诊中,经常有家长因孩子频繁流鼻血来寻求帮助,担心这会不会是白血病的征兆。频繁流鼻血确实可能是出血性疾病包括白血病的一个信号,需要就诊,但家长无需过度紧张,可以先检查血常规和凝血功能。白血病患者除了鼻腔,还可有口腔、皮肤等多部位的出血,严重时还会出现消化道和内脏出血,其血常规也会有除血小板减少外的其他异常。

来源:都市快报  作者:记者 林琳 通讯员 祝姚玲 陈梦茜  编辑:吴阳杰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