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病比心梗还凶险!40%患者在发病后立即死亡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25-04-29 07:30   

当一个成年人的BMI数值突破40,身高175cm,体重达245斤……BMI40不只是数字的超载,更是一颗随时可能爆炸的“炸弹”。

这不是危言耸听——BMI40的康先生就因未及时进行体重管理,被确诊为主动脉夹层,随时可能有生命危险。

245斤的他突发主动脉夹层

“痛……痛……痛……”不久前,持续性胸背部疼痛8小时的康先生被送到杭州市中医院丁桥院区急诊抢救室。胸腹主动脉CTA提示:主动脉弓、降主动脉、腹主动脉夹层。

更为棘手的是,康先生BMI高达40.6,属于重度肥胖症患者,同时合并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乙肝大三阳、高脂血症及2型糖尿病,这些复杂的状况增加了治疗难度与风险。

杭州市中医院血管外科副主任医师周黎明立即联系相关科室会诊,后续在全麻下进行胸主动脉夹层“双开窗”支架植入修复术。术中发现胸主动脉夹层,破口位于左颈总动脉下方主动脉小弯侧,累及腹主动脉全程及左髂动脉。

万幸的是,手术成功后的康先生转入ICU维持治疗,病情逐步稳定,已经顺利出院。

比心梗还凶险!

40%患者在发病后立即死亡

周黎明介绍,主动脉夹层是指主动脉壁内膜撕裂,血液经裂口进入主动脉壁中层,使中层分离形成真假两腔的病理状态。

主动脉夹层发病急骤,约40%患者在发病后立即死亡,抢救的“黄金时间”是发病后6小时内,每延迟1小时手术,死亡率增加1%-2%。

临床上,根据Stanford分型,A型(累及升主动脉)需紧急手术,B型(仅累及降主动脉)可考虑药物或介入治疗。

回溯康先生的诊疗经过,其在2024年10月就曾来到杭州市中医院减重联合门诊,普外科医生倪中凯回忆,康先生的BMI在40左右,合并诸多基础病,有外科减重手术指征,建议患者进行减重手术治疗,但康先生拒绝了,没想到时隔半年出现了主动脉夹层这么凶险的疾病。

“主动脉夹层本就是致命性极高的心血管急症,而过度肥胖更增加这一疾病的风险。”倪中凯表示。

肥胖患者发病率大大增高。例如肥胖者(BMI≥30)常伴有血容量增加,导致心输出量增加30%-50%;主动脉壁剪切应力升高;血压每升高20mmHg,主动脉夹层风险增加两倍。与此同时,肥胖导致的脂肪堆积和呼吸道松弛,是鼾症和睡眠呼吸暂停的主要原因。由此引发的长期缺氧状态,导致主动脉壁容易受损,为夹层形成埋下隐患。

肥胖者常合并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睡眠呼吸暂停,这些因素共同加速主动脉退行性变,使肥胖者主动脉夹层风险较体重正常者高两到三倍。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肥胖者主动脉夹层发病年龄较非肥胖者早5-8岁。年轻肥胖人群(<50岁)中主动脉夹层发病率近20年上升了约35%。

来源:每日商报  作者:记者 张蓉蓉 通讯员 徐尤佳  编辑:吴阳杰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