弯腰就骨折?“隐形黑手”大揭秘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25-05-10 07:00   

“哎哟!”清晨的菜市场里,临平69岁的曹阿姨弯腰捡掉落的芹菜时,突然像被电击般僵在原地。这个平常再普通不过的动作,竟让她疼得直冒冷汗。原以为是肌肉拉伤了,休息几天就好,没想到半个月后,连炒菜都直不起腰,这才被女儿“押送”到浙大二院临平院区骨科门诊。

骨头里的“脆饼干”

咳嗽、打喷嚏甚至弯腰都可能骨折

经细致的体格检查和影像学检查,该院骨科主任高志朝发现她的脊柱早已被骨质疏松“蛀”成了“酥脆饼干”,轻微弯腰就引发了压缩性骨折。

不过是弯腰捡菜,怎么就会骨折呢?曹阿姨和家人十分疑惑。

“很多女性在绝经后会出现骨质快速流失,导致骨骼强度下降,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骨质疏松。”高志朝解释,“当骨骼强度低于临界值,咳嗽、打喷嚏甚至弯腰系鞋带都可能引发骨折。”

最终曹阿姨接受了椎体成形术治疗。术后第二天,曹阿姨惊喜地发现不仅能自己翻身,腰背的疼痛也消失了大部分。

不仅是骨折,老人在没有外伤的情况下出现胸痛、腹痛,也可能是骨质疏松导致的。

70岁的张阿姨就因为胸痛寝食难安,辗转了心内科、消化内科,都未见明显异常。后来,张阿姨儿子带着她来到浙大二院临平院区骨科就诊,结果发现是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进而引起肋间神经痛。

“部分骨质疏松所致胸椎压缩性骨折可并发肋间神经痛,导致胸部或腹部疼痛。”高志朝表示,“其原因就在于椎体骨折塌陷,椎体不稳定,导致椎间孔高度下降,刺激肋间神经,从而诱发肋间神经痛而表现为胸痛、腹痛不适,疼痛往往较剧烈。”

更令张阿姨意想不到的是,在局麻下进行的经皮椎体成形术,仅历时25分钟,就解决了她的“大麻烦”!术后,胸部疼痛明显减轻,2个小时后就能下床自由活动。第二天顺利出院。

拒绝骨质疏松

日常做好防微杜渐“三部曲”

“我又没有摔跤,怎么会骨折呢?”很多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患者在就诊时都会发出这样的疑问。

医生表示,如果用木头来比喻,正常骨头就像新鲜木头,结实、有弹性;而骨质疏松患者的骨头就像“烂木头”,布满孔洞,轻微压力就有可能导致碎裂。就像曹阿姨,这种“静悄悄”的骨折常被误认为腰肌劳损或肌肉拉伤。

这类骨折最危险的并非疼痛本身,未及时治疗的椎体骨折会引发一系列“多米诺效应”。比如,卧床休息导致骨量进一步丢失椎体塌陷,形成驼背和慢性疼痛长期卧床导致肌肉萎缩、肺炎、压疮等,甚至形成致命血栓;慢性疼痛又会引发抑郁、失眠,形成恶性循环。

治疗骨质疏松,临床常用经皮椎体成形术,虽然该手术用时短、创伤小、见效快,但手术只是“救火”,日常防治骨质疏松才是根本。

高志朝建议,家有老人要做好骨质疏松防微杜渐三部曲——

防跌倒:浴室铺防滑垫、家具锐角包边、走廊装夜灯。

补营养:调整生活方式,保证每日膳食丰富、营养均衡是防治骨质疏松症的基础生活方式。饮食上应多吃钙和维生素D含量较高的食物,如蔬菜、鱼类、蛋类、豆腐、菌菇、燕麦、奶制品等。同时还应坚持低盐饮食,多饮水,保持大便通畅,以增进食欲,促进钙的吸收。

强筋骨:室外太极、八段锦等负重运动,不仅可以强身健体,充足日照也可以促进体内维生素D的合成。

建议50岁后每2年检查一次重点监测腰椎和髋部,做好骨密度筛查。医生特别提醒年轻人,骨量在三四十岁达到峰值后开始流失。因此,从现在做起,戒烟、限酒,拒绝碳酸饮料和过量咖啡;每周保证2-3次日光浴;避免盲目节食减肥;加强体育锻炼,预防骨质疏松从现在做起。

来源:每日商报  作者:记者 冯双 通讯员 王硕凡 沈丽华 沈媛  编辑:吴阳杰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