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追求健康生活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食材的天然与健康,然而,出现在我们生活中看似“纯天然”的食物,其实披着一件诱人的外衣,背后却可能隐藏着健康隐患或营销陷阱。
无论是超市里的牛排,还是火锅店里的鸭血、蛋糕店里的奶油,都有可能是人工合成食品,这些通过化学合成或生物技术制成的食品,因成本低、保质期长等优势被部分商家使用,但也引发了消费者对健康与安全的担忧。那么,市面上有哪些常见的人工合成食品?我们又该如何分辨?记者整理了相关资料,教大家认清。
【鸭血】
假的鸭血豆腐基本都是用劣质的猪血或牛血制成的。为了增加血豆腐的防腐性和韧性,不法商贩还可能加入甲醛、工业色素等,会对人体的肝脏和肾脏造成伤害。“甲醛鸭血”的摄入一定是雪上加霜。甲醛在体内被人体吸收还原成甲醇,对人体的肝、肾、中枢神经、免疫系统、消化系统及呼吸系统等均有损害,严重时会引起肺气肿,肝、肾充血,以及血管周围水肿,昏迷,休克等。
如何辨别真假鸭血:
1、真鸭血特别细、滑、嫩,挑在筷子上面有弹性,吃在嘴里像豆腐一样,再看看有没有孔,真正的鸭血孔少,假鸭血掰开以后里面有蜂窝状气孔。
2、一般来说,真鸭血比起猪血颜色要暗,呈暗红色,弹性较好。假鸭血一般呈咖啡色。
3、真鸭血在加工过程中经过了高温脱气脱味处理,没有血腥味,而是飘着一股鸭香;假的鸭血可能有一股刺鼻的化工气味。
4、真假鸭血口感也很不一样,真鸭血很嫩,假鸭血吃起来没有什么味道,而且比较韧,可以拉伸,像吃果冻似的。真鸭血则比较脆,最简单的方法是用筷子夹,夹不断的就是假鸭血,很容易夹碎的就是真鸭血。
【牛排】
人工合成牛排也被称为重组牛排或拼接牛排,是通过将牛肉切割磨碎混合添加剂等工艺流程再压制成型而制成的。这种牛排通常外观和纹理都比较规整,价格相对较低。人工合成牛排的危害主要在于其制作过程中可能存在食品安全问题。由于制作过程中需要添加大量的添加剂和防腐剂,这些物质可能会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危害,如增加患上癌症、肝脏疾病等风险。此外人工合成牛排中的肉质成分可能来源不明,可能存在食品安全隐患。
如何辨别合成和自然牛排:
1、首先观察外观,自然牛排的颜色和纹理比较自然,而人工合成的牛排纹理和颜色则比较规整。
2、其次,触摸肉质,自然牛排的肉质有弹性,而人工合成的牛排肉质则比较松散;最后查看价格,一般来说,人造牛排的价格相对较高。
【丸子】
合成丸子的主要原料往往并非纯粹的肉类,而是由多种碎肉、肉糜或肉类副产品混合而成,为了增加香味和口感,制造商会添加一定量的食用胶和防腐剂,还会加入人工色素、香精以及调味料等,长期大量摄入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不利影响,如过敏反应、内分泌系统紊乱以及消化系统疾病。
如何辨别合成和真实的肉丸:
1、煮熟后的合成丸子因加了粉剂,体积稍大,并且更加Q弹,切开后合成丸子的横切面更加细腻光滑,真肉丸因为有粗纤维,会有一些小气孔。
2、合成丸子的香味浓,而真肉丸有一股淡淡的肉香味。
【奶油】
人工合成的人造奶油就是植物奶油,因为纯天然的奶油成本高还不易保存,但是人工奶油成本低、口感好、不容易坏。
但人造奶油含有反式脂肪酸,又被称作人造脂肪,它会增加大量低密度脂蛋白的含量,吃多了会对记忆力产生定影响,还不容易被人体消化吸收容易在腹中积累导致肥胖。另外,反式脂肪酸还会影响中枢神经系统的生长发育,最好让儿童少吃。
如何辨别真假奶油:
1、天然的动物奶油的颜色偏黄,不容易塑形,外形上更为普通;人造奶油的颜色发白,做的蛋糕形状更多样且立体,也更为细腻。
2、动物奶油有浓郁的奶香味,入嘴更易融化;人造奶油入嘴容易糊嘴,会有些许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