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常说“头要凉,脚要暖”,这句俗语其实蕴藏着深刻的健康智慧,即人体上部应该凉一点,而下部适合暖一点。但由于种种原因,很多人的身体变得“上热下寒”,阴阳颠倒。身体上热下寒是怎么回事?如何纠正?一起听听浙江省中医院互联网诊疗中心李震远中医师的解答。
李震远表示,“头要凉,脚要暖”是中医养生的重要原则,但上热下寒体质者却反其道而行之。他们往往头面部上火症状频发,而腹部及下肢却发凉难温暖。其实,这是阴阳不平衡,上下表里不贯通的一种表现,属于“寒热错杂证”的一种。正常情况下,心火向下,肾水向上,两者相互滋养保持平衡。然而,当脾胃功能受阻,心肾无法相交,便会出现上焦火旺、下焦寒凉的情况。
上热下寒体质的症状表现多样,上热方面表现在容易口臭、口腔溃疡频发、脸色暗沉、长痘、失眠及虚不受补等;而下寒则体现为秋冬季手脚冰凉、大便不成形、腰膝酸冷、尿频及女性痛经等。这些症状看似无关,实则都是阴阳失衡、气血不畅的外在表现。
上热下寒体质的形成往往与不良生活习惯息息相关。熬夜、压力大会导致心火旺盛;过度劳累则伤及肾阴,使得肾水无法上升滋养心火;而贪凉会伤害脾胃,造成中焦拥堵。此外,用脑过度、运动不足、饮食油腻等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
调理上热下寒体质,关键在于打通中焦。平时有此困扰的人,可以多做以下几点:
揉腹:双手搓热,交叉放在肚脐眼位置,顺时针和逆时针各揉49圈。
泡脚:建议每晚睡前用40℃左右的温水泡脚,可驱散全身寒气。泡完之后,可以多搓搓脚底的涌泉穴,能引火下行,令手脚温暖。
蒸桑拿:适度蒸桑拿有助于排出体内多余湿气,但需注意频率,一两个星期蒸一次即可。男性不建议常蒸桑拿。
拍八虚:可以拍打肘关节、腋下、髋部、膝盖等处,有助于疏通经络,调和气血。有外伤、儿童或处于例假期的女性不宜拍打。
锻炼:可每日练习八段锦,调理心火、肾水、脾胃等功能。
适当食疗:平时可以喝陈皮水、木香茶醒脾开胃、健脾理气,常吃枸杞、花生、黑芝麻等药食同源的食物养肾。
需要注意的是,上热下寒体质的人调理应避免单纯使用寒凉药物降火,以免寒上加寒、虚上加虚,进入恶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