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家中药品也得“防暑降温”!医生理出一份指南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25-07-14 15:15   

近日,医院药房常常收到这样的咨询:开封的胰岛素需要放冰箱吗?软化的栓剂还能用吗?药品说明书上的“阴凉处”到底指哪里?别急,杭州市五云山医院健康管理中心(健康体检中心)主管药师章明夏整理出一份夏日家庭药品“防中暑”指南。

“其实,每种药品的包装和说明书中都明确标注了贮藏要求。温度要求、湿度控制、避光保存等这些看似简单的术语,却直接影响药品质量。”章医生说。

常温/室温是指10-30℃(一般默认不超过25℃),阴凉处一般不超过20℃,凉暗处是指避光且温度不超过20℃,冷处/冷藏保存是指2-10℃(家用冰箱保鲜层);存放环境相对湿度在45%-75%最为适宜,湿度过高易导致药品吸潮变质,过低则可能使某些液体制剂过度浓缩;许多药品对光线敏感,特别是阳光中的紫外线会加速药物分解。维生素类、硝酸甘油片等药物尤其怕光,应保留在原包装中或存放在棕色容器内。

此外,胰岛素等生物制剂,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地衣芽孢杆菌活菌胶囊等微生态活菌制剂,肛门栓、阴道栓等部分栓剂,某些滴眼液、滴耳液及洗剂等部分外用制剂,代煎中药等药品,夏季应放冰箱存储。例如,未开封的胰岛素必须冷藏(2-8℃),严禁冷冻。冷冻会导致蛋白质结构变性,失去药效。开封后的胰岛素可在室温(不超过25℃)下保存,但若室温超过30℃仍应冷藏;肛门栓、阴道栓等在高温下会软化变形,夏季建议放入冰箱冷藏保存,或使用前放入冰箱硬化后再用。

但对于糖浆类、乳膏剂、气雾剂和喷雾剂、开封的固体药品这些药品,冰箱反而是“禁区”。如止咳糖浆、感冒糖浆等在低温下易析出结晶,导致药物浓度改变;已拆封的片剂、胶囊和散剂放入冰箱容易吸潮,反而加速变质,应放在阴凉干燥处,及时服用。

夏日难免外出,药品携带也有小技巧:短途(小于1小时)应采用“冰袋+密实袋”的方式,长途建议使用“医用保温箱+冰袋”的方式。若是乘飞机,药品不可托运(行李舱温度不可控),应随身携带。开车出行,切勿将药品留在车内,熄火后车内温度迅速升高可达60℃以上,药品易变性失效。

来源:杭州网、杭州通客户端  作者:记者 童禹婷 通讯员 洪岚  编辑:吴阳杰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