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的阳光热情似火,但过度紫外线照射可能让皮肤“不堪重负”。作为夏季高发的皮肤问题,日晒伤不仅带来不适感,更可能增加长期皮肤健康风险。这不,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最近就接诊了一位54岁的王女士(化名),她因前段时间在海南游玩时长时间暴晒,全身出现红肿、水泡、脱皮等严重晒伤症状,最后经过冷敷、抗炎治疗和保湿修复等一系列措施,才让她的皮肤重新回归原来正常的状态。
海边暴晒一日,她竟然全身红肿脱皮
“医生,快帮帮我,浑身又红又烫,碰一下都钻心地疼!”近日,杭州的王女士在家人搀扶下来到了浙大二院皮肤科周炯副主任医师的门诊,只见她裸露的手臂、脖颈和小腿红肿发痛,部分皮肤已经起了细密的水泡,连穿衣服都得小心翼翼。原来,王女士前几天在海南旅游时,为了拍照好看特地穿了吊带短裙,一整天在沙滩上散步、玩水,而且当时觉得海风凉爽就没特别注意防晒。可到了傍晚,她的皮肤就突然开始发红发烫,夜里更是痒得睡不着。等到了第三天回杭州时,她的皮肤不仅红肿加剧,更是脱了一层皮,这才赶紧来到医院就医。
周炯副主任医师检查后表示,王女士属于典型的急性重度晒伤,是长时间暴露在强紫外线环境下导致的皮肤急性炎症反应。后续医生为她及时进行了冷敷、抗炎、保湿修复等一系列治疗,一周后,王女士的红肿才逐渐消退。但同时医生也提醒她:“未来半年要严格防晒,避免色素沉着。如果出现反复泛红、脱皮,要及时复诊。”
“夏季紫外线中的UVA和UVB是伤害皮肤的‘隐形杀手’,UVA能钻到皮肤深层,悄悄破坏胶原蛋白,让皮肤提前长皱纹、变松弛;UVB则直接攻击皮肤表层,造成红肿、水泡甚至脱皮。”周炯解释,很多人觉得晒伤只是暂时难受,晒黑了养养就好,其实远没有那么简单。当皮肤被晒伤后,不仅会出现发红、灼热、刺痛等即时反应,还会破坏皮肤屏障,导致水分流失、敏感泛红,长期反复晒伤更会加速皮肤老化,催生色斑和皱纹。更严重的是,对于有家族遗传性皮肤病或光敏感体质的人来说,反复晒伤可能诱发红斑狼疮等免疫性疾病,甚至增加皮肤癌的发病风险。
晒伤后72小时内是修复黄金期
及时补水抗炎治疗可有效缓解皮肤状态
临床中,不少人疑惑:“我明明涂了防晒霜,怎么还是会晒伤呢?”对此,周炯指出,防晒措施不到位是主因。“比如防晒霜涂得太少,涂层太薄根本起不到防护作用;或者忘记补涂,普通防晒霜的防护效果最多维持2小时,防水型的防晒霜也只能维持40-80分钟,出汗、游泳后如果不及时补涂,等于没做防护。此外,耳朵、脚面、手背这些小的身体部位常被大家忽略防晒,因此更容易晒伤。”
“一般来说,晒伤按症状分三级,处理方式各有不同。”周炯介绍,轻度晒伤表现为皮肤发红发热,有轻微灼热感,要立即到阴凉处,用10-15℃的冷毛巾或冰牛奶冷敷,每次15-20分钟,每隔1-2小时一次,之后涂温和保湿乳液,避免用含酒精、香精的护肤品和热水洗脸洗澡。中度晒伤则会有明显红肿、灼热刺痛、缺水紧绷的表现,可能少量脱皮,此时需多次冷敷,每次15-20分钟,用温和保湿喷雾补水,并且可以口服维生素C和E,注意不要撕扯皮屑。而重度晒伤则是大面积红肿、出现大水疱、剧烈疼痛,可能会大面积脱皮,甚至还会有发热等全身症状,这时需要立即就医,进行专业的处理和治疗。
“对于需要长时间在户外的人群,建议优先做好物理防晒,穿长袖衣物、戴宽檐帽,选择深色、高密度的面料,帽檐宽度至少7.5厘米才能有效遮挡紫外线;防晒霜要选SPF30以上的防水款,提前30分钟涂抹,户外每2小时补涂一次。如果皮肤开始有灼热感,要立即躲进阴凉处,服用多西环素、磺胺等光敏药物的人,更要严格避免日晒。”周炯说。
最后,专家特别强调,一旦晒伤,72小时内是修复黄金期。前6-8小时冷敷能大大减少皮肤红肿脱皮的症状,72小时内及时补水抗炎治疗可有效降低色素沉着和皮肤老化风险。但如果出现水泡、大面积脱皮,一定要及时就医,千万别自行挑破水泡,以免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