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林 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浙江省新华医院)急重症医学中心主任
吴伯很节俭,近段时间家里房子装修,他临时租住在家附近一间低楼层潮湿的老房子里。最近,杭州气温持续攀升,但吴伯为了省钱,硬是忍着酷暑不开空调。
几天下来,他渐渐感到不对劲,不仅食欲全无,而且浑身乏力,连起身倒水的力气都没有,甚至开始意识模糊。老伴发现他面色通红、呼吸急促,喊他也没反应,吓得赶紧拨打了120。
吴伯被120送到我们医院时已陷入昏迷,皮肤滚烫却干燥无汗,体温飙升至40℃。结合相关病史,我们判断是典型的热射病。
情况危急,立即展开抢救,冰盐水静脉输注、降温药物双管齐下,经过紧张救治,他的体温终于缓缓下降。住院观察四五天后,他才脱离危险,顺利出院。
不开空调省下的电费,可能还不够付一次急救车费。在这里要提醒大家,老年人常有“阳虚怕冷”的体质特点,但夏季过度避寒反而危险,通常有几个常见误区:有人觉得“心静自然凉”,紧闭门窗拒绝通风;有人迷信“发汗排毒”,大中午坚持锻炼;还有人认为“喝冷水伤胃”,刻意减少饮水……这些做法都可能成为热射病的“帮凶”。
热射病抢救的黄金时间是30分钟。现场急救要牢记“三字诀”:首先是“快”,立即将患者转移到阴凉处,解开衣领裤带促进散热;其次是“冷”,用冰袋敷颈部、腋窝等大血管部位,或用凉水擦拭全身,有条件可泡在浴缸冷水中;最关键的是“医”,对高热者应尽快送医院急诊科快速降温,在发病30分钟内将患者体温降至39℃以下,可以显著降低病死率,即使患者看似恢复,也必须送医检查,因为热射病会造成隐匿的脏器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