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焖蒸”模式持续 吃这七种食物拯救脾胃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25-08-23 14:58   

今天是二十四节气的“处暑”,尽管已经出伏了好几天,但“焖蒸模式”依旧在线,白天暑气缠身,夜里秋风带燥,脾胃夹在中间“受气”。

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医科副主任中医师张冰表示,此时是人体阴阳代谢出现阳消阴长的过渡时期,既要清暑热,又得防秋燥,还得给脾胃“减负”。饮食还是要以清热消暑、健脾祛湿为主。推荐多吃一些蛋白质丰富的食物,另外,建议少食油炸食品及葱、姜、蒜、韭菜等辛味之品,容易导致上火、便秘等秋燥症状。

那么面对“秋老虎”,吃什么最养生?此时养生最佳食物有哪些呢?张冰推荐了以下七种时令黄金食材,吃对食物,初秋攒足健康底气:

鸭肉

秋初,吃肉不仅让人觉得有些油腻,还容易上火。因此,在肉类的选择上应首选性质偏凉,或性平的肉。俗话说“防苦夏吃鸭”。这是因为鸭肉性凉,具有健脾益气,滋阴养胃,利水消肿的功效。

从中医“热者寒之”的治病原则看,凡体内有热的人适宜食鸭肉,体质虚弱、食欲不振、发热、大便干燥和水肿的人食之更为有益。鸭肉还富含人在夏天急需的蛋白质等养料。

鸡肉

三伏天,人出汗多,体力消耗很大,身体损失了大量的蛋白质,处在一个虚弱状态。鸡肉的蛋白质很高,而且易于消化吸收,能够迅速帮人体补充体力。所以,最近可以多吃点鸡肉,不但可以温中益气、补精添髓,还可强筋健骨、活血调经。

莲藕

秋令时节是鲜藕应市之时,藕能起到养阴清热、润燥止渴、清心安神的作用。对老年人来说,藕更是补养脾胃的好食材。此外,莲藕也是高血压、肝病、缺铁性贫血、营养不良者的保健食物。

绿豆粥

夏日炎炎,不少人会熬一大锅绿豆汤给家人喝。绿豆性寒、味甘,具有清热解毒、消暑止渴的功效。但同时也要注意,对于手足凉、腹胀腹泻等体质虚弱的人,最好不要过多饮用,可选择熬绿豆粥这种稍温和的吃法。

苦瓜

苦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与粗纤维,常吃苦瓜可以祛火解毒,健脾开胃,益气解乏。苦瓜中含有的“苦瓜素”,被称为脂肪杀手,其中含有的皂甙还具有降血糖、降血脂的作用。平时可以用苦瓜炒蛋,凉拌苦瓜都可以。

冬瓜

冬瓜富含多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微量元素。冬瓜不含脂肪,营养结构合理,可以有效解决天热的食欲不振。冬瓜含钠量较低,含钾较高,对动脉硬化症、高血压等疾病有良好的辅助治疗作用。素炒冬瓜、虾仁冬瓜,都是很好的选择。

丝瓜

天热吃丝瓜,是因为丝瓜含有皂甙,凉拌食用可以清热解暑。鸡汤和排骨汤中,加上丝瓜可以除油解腻,令人胃口大开。同时,丝瓜中维生素B等含量高,有利于小儿大脑发育及中老年人大脑健康。

来源:每日商报  作者:记者 叶歆 通讯员 李煦  编辑:吴阳杰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