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红”博主自曝患甲状腺癌 情绪或可主导甲状腺的“生死”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25-08-30 15:20   

毛晓春 指导专家 浙江省肿瘤医院甲状腺外科副主任

近日,“95后”网红博主刘大悦在采访中透露自己患有甲状腺癌。这位凭借原创短视频走红、全网粉丝超千万的博主,擅长在视频中一人分饰多角,无论是《以后的你妈》还是《“杀手”也是第一次当妈啊》,都是以幽默搞笑的风格给观众带来欢乐。然而镜头之外,刘大悦坦言自己常陷入负面情绪,还提及童年“想哭被要求憋回去”的经历,她认为甲状腺癌是“情绪病”,并在评论区透露2022年已手术,同时提醒网友“照顾好情绪,学会发泄”。

刘大悦的经历,也让年轻人患甲状腺癌再次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

抑郁等负面情绪可诱发甲状腺癌

出现这些症状需警惕

“情绪压抑等负面情绪虽不是甲状腺癌的直接病因,但会通过多重生理机制增加患病风险。”浙江省肿瘤医院甲状腺外科副主任毛晓春指出,长期处于紧张、压抑的情绪中,人首先会出现睡眠障碍,进而打乱新陈代谢节奏,导致抵抗力下降;与此同时,负面情绪还会引发内分泌紊乱,而甲状腺作为人体重要的内分泌器官,其功能会直接受到影响。长期的内分泌失衡与免疫力降低,会破坏甲状腺的正常生理环境,增加甲状腺细胞异常病变的概率,长此以往便可能诱发甲状腺癌。

除了情绪因素,目前医学上明确的甲状腺癌发病因素主要有两类。一类是电离辐射,包括核辐射以及医疗场景中常用的CT、X光等射线,需注意的是,日常生活中微波炉、手机等产生的辐射并非电离辐射,与甲状腺癌发病没有直接关系;另一类是家族遗传,甲状腺癌中的髓样癌有一部分存在明确的基因突变,属于家族遗传性癌症,乳头状癌也有部分患者呈现家族聚集性,因此家族中有甲状腺癌患者的人群,患病风险会相对更高。

此外,毛晓春介绍,根据临床研究与经验,桥本甲状腺炎、肥胖、女性生育期激素水平旺盛等情况,也可能诱发甲状腺癌。而备受关注的碘盐摄入问题,需注意高碘与低碘都可能引发甲状腺癌,日常饮食中应做到适量摄入碘盐,避免过多或过少。

“体检发现的甲状腺结节中90%以上为良性,良性结节一般无需手术,仅需定期复查即可。但如果一个人无特殊原因(如感冒、过度用嗓)出现声音嘶哑、吞咽困难,吞咽有明显梗阻感;出现颈部淋巴结肿大、质地变硬且活动度差等情况时,需警惕可能存在甲状腺癌,应及时就医别拖延。”毛晓春说。

得了甲状腺癌需不需要手术?

医生表示专业的综合评估很重要

在甲状腺癌的治疗认知上,不少人存在误区。部分人认为甲状腺癌是“懒癌”,病情不严重无需担心,甚至确诊后不愿积极治疗;还有患者因害怕手术,或担心术后需终身服药而抗拒手术。对此,毛晓春明确表示,甲状腺癌是否需要手术需要由专业的甲状腺外科医生来综合评估确定治疗方案。至于术后服用甲状腺激素药物(如优甲乐),不仅能维持身体正常的甲状腺激素水平,还能抑制肿瘤复发,对病情控制至关重要。

23岁的幼儿园老师小优(化名),就因轻信网络信息延误了治疗。小优体检时发现甲状腺肿块,穿刺后确诊为甲状腺乳头状癌。来到毛晓春主任门诊时,医生评估其肿瘤位置不佳容易转移,建议及时做单侧甲状腺切除手术,此时手术范围小,还能保留部分甲状腺功能。可小优在网上搜索信息,轻信网友“甲状腺癌没事,不用手术”的说法,拒绝手术选择观察。

一年后,小优再次复查时,肿块增大并转移到侧颈部淋巴结。最终,她不得不接受全甲状腺切除加侧颈部淋巴结清扫手术,不仅身体伤害更大,术后还需碘治疗预防癌细胞复发。面对这样的结果,小优懊悔不已:“要是早一年做手术就好了……”

毛晓春强调,甲状腺癌是否需要手术,需综合癌症分型、肿瘤位置等多方面因素判断。从癌症分型来看,甲状腺癌分为乳头状癌、滤泡癌、髓样癌、未分化癌四类,其中乳头状癌占比超90%,愈后比较良好,部分早期乳头状癌患者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手术、观察或射频消融;但滤泡癌、髓样癌和未分化癌一旦确诊,通常建议尽快手术。

而从肿瘤的位置与情况来看,以下情况不建议观察,需考虑手术:肿瘤累及甲状腺包膜(易转移)、离气管、食管、喉返神经过近或已侵犯(可能影响重要脏器)、位于甲状腺上级(侧颈部淋巴结转移概率高)、直径大于1cm或已出现淋巴结甚至全身转移。而对于肿瘤未累及包膜、远离重要脏器、位置较好且直径较小(如小于1cm)、无转移,同时患者心态良好、能接受3-6个月规律复查的乳头状癌患者,可在医生评估后选择观察。

来源:每日商报  作者:记者 曾润玥 通讯员 马华君 王屹峰  编辑:吴阳杰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