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岁糖友足趾坏死险截肢!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25-09-03 15:05   

“凑近就能闻到刺鼻的臭味,左足第四、五趾已经发黑变干,周围皮肤溃烂得厉害。”回忆起86岁蒋奶奶初诊时的模样,浙大二院血管外科保肢中心朱世钧医师仍印象深刻。

蒋奶奶有20余年糖尿病史,因血糖控制不佳,左脚已发展成典型的糖尿病足溃疡,干性坏疽伴重度感染,若不及时干预,不仅脚可能保不住,感染扩散还会危及生命。

“糖尿病足的核心难题,往往是‘血管堵’和‘创面烂’的双重困境。”浙大二院血管外科潘以锋介绍,糖尿病患者患病超5年,下肢血管病变概率会大幅上升,蒋奶奶正是如此——门诊体格检查发现,她左侧股浅动脉已完全闭塞。这根位于大腿的大动脉,是小腿和足部的“供血主干道”,一旦堵塞,远端肢体就像断了“粮草”的阵地,缺血缺氧会让溃疡难以愈合,坏疽范围不断扩大。

“要是只做常规的清创换药,不解决血管问题,伤口永远好不了;要是先等血管开通再处理创面,感染可能已经扩散。”面对蒋奶奶的危急情况,保肢中心团队迅速敲定“双管齐下”的诊疗方案:由血管外科团队和创面修复团队同步行动,在杂交手术室里完成“血管开通+创面修复”联合治疗。

手术当天,血管团队先通过微创介入技术,将导管精准送入蒋奶奶闭塞的股浅动脉,用球囊扩张打通堵塞段,再植入支架恢复血流。几乎同时,创面修复团队在另一侧开展工作,小心翼翼地清除足部坏死组织、修剪溃烂边缘,彻底清理感染病灶。“两个团队配合得像‘左右手’,血管通了,创面也清干净了,为后续愈合打下关键基础。”潘以锋医师说。

术后,蒋奶奶的足部血供很快恢复,原本冰凉的脚趾逐渐有了温度。保肢中心又启用专业创面护理仪器,通过负压吸引、局部给药等方式促进伤口愈合。两周后,蒋奶奶足部的溃疡开始缩小;一个月后,创面基本愈合,不仅避免了从脚趾截到小腿的风险,还完整保留了足部功能。

“这不只是保住脚,更是保住了命!这么大年纪要是截肢,那打击就大了!”蒋奶奶的家人感激地说。

朱世钧医师说,临床中,像蒋奶奶这样“险遭截肢”的糖尿病足患者并不少见,更令人惋惜的是“砍甘蔗式截肢”的案例——有些患者最初只是小脚趾溃疡,医生未意识到血管病变,仅单纯截除坏死部位,结果因创面血供不足,溃烂不断向上蔓延,最终不得不一次次截肢,甚至截到大腿根部。

“糖尿病足不是单一科室能解决的问题,它涉及血管、创面、感染、血糖控制等多个环节。”朱世钧医师介绍,为破解这一难题,浙大二院血管外科保肢中心专门打造了“一站式闭环诊疗”模式:患者入院后,先由多学科团队联合评估,同步开展感染控制、血糖管理;再通过影像学检查精准定位血管病变,制订个性化开通方案;最后在杂交手术室实现“血管开通+创面修复”同步进行,避免患者多次手术、往返多个科室的麻烦。

截至目前,浙大二院血管外科保肢中心已为数百名省内外糖尿病足患者实施保肢治疗,大幅降低了截肢率和截肢平面。“对糖尿病足患者来说,保肢不仅是保住一条腿,更是保住生活质量和尊严。” 朱世钧医师说,团队未来还将继续优化诊疗流程,让更多患者避免“因糖失肢”的悲剧。

来源:都市快报  作者:记者 俞茜茜 通讯员 鲁青 王珏珏  编辑:吴阳杰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