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文艺界别的委员,来自杭州图书馆的王恺华参加了2月12日的专项会议并作发言。 王恺华援引2004年-2006年,中国食品发展战略研究中心作的《中国消费者食品安全程度进行调研》,这份报告得出的结论是,“中国消费者对食品安全非常关注”,但是,于此同时,美国学者却在这些调查报告中提出质疑,他们发现,中国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关注程度,确实已经超过了发达国家的消费者,但是在真实的购买中,消费者仍然选择那些通常认为是不安全,甚至连他们自己都认为不安全的食品。 王恺华对这一问题的关注由来已久,她说,2010年,有关机构开始分析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关注程度与“购买行为”的差异,发现,发达国家消费者的关注与购买行为,基本一致;但在中国,关注程度和实际购买存在较大差异,320位市民中,83.44%的受调查者表示“对蔬菜安全非常关注”,但选择购买“无公害蔬菜”的只有12人,购买绿色蔬菜的,只有15人,其余的239位,在购买中仍然选择普通蔬菜。 2012年,在一个以“可追溯食品”为样本的调查中,2000名被调查食品,对“可追溯”的购买意愿并不高,购买的只占33%,产品标签、质量标识、保质期等仍然是绝大多数人观察的标准。 什么导致了关注与消费的不统一? 王恺华总结说:消费习惯是一个因素,便捷、便宜非常重要。相比之下,“有机、无公害、可追溯”的产品由于生产成本高、市场覆盖率和价格肯定受到影响。 60%的消费者持有这样的认知:不同种类的蔬菜,安全系数应该差不多吧。 王恺华说,这实际上反应出消费者对政府现有监管措施的不了解、不信任。食品安全程度在市场上不能得到真正区分。 消费者不会为不了解的东西改变自己的行为。从政府层面上看,不注重消费层面的行为,就不能从根本上赢得消费者。 如何让关注上升为购买行为的改变?王恺华说,让消费者改变习惯,关键是了解。人们哄抢瓶装水,最直接地说明了,有比较才有选择,水的气味是最容易辨别的,相对来说,食品在辨识度上,没有那么明显的差异,消费者无法判断。这就要求政府做好市场引导,应当加强对安全食品的宣传,而这些宣传最重要的,是要接地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