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委书记刘奇葆深情地说,对口援建实施以来,灾区一座座农房、学校、医院拔地而起,高楼大桥道路旧貌换新颜,城镇园区企业充满生机,这是党中央的深切关怀,这是全国人民的汗水心血,浓浓骨肉情,深深同胞爱,四川人民将永远铭记在心!
地,不分东西南北。人,不论省份民族。情,不问亲疏贫富。在中华民族面临危难的关键时刻,四海一心的中国力量,再次凝聚。
创造出令世界惊叹的最神奇重建速度,奉献出让后人世代安宁的最优质工程。让每一项援建工程,都成为一座经得起百年磨砺的丰碑
“一天至少完成100万元的投资,这么大的工程量我还是头一回碰上。”今年已满60岁、有着30多年水利工作经验的河南省水利厅总工程师田庆贺告诉记者,“我打算把我从事水利事业的句号就画在这里,就是拼了这条老命,也要按时拿下这项工程。”
作为河南省援建队伍中年纪最长的一员“老将”,老田负责四川省江油市涪江大堤的整个加固工程项目。地震过后,涪江两岸大堤出现了400多条裂缝,成了一座危坝。2008年末受命以来,老田亲率实力最强的省水利厅直属的第一、第二水利工程局1100多名精壮“子弟兵”,扎营大坝两岸工地,24小时轮番上阵。 “谁要干不好,谁就是丢咱河南援建人的脸!”老田的一句句铿锵有力的话语,激励着援建者们。
在老田的带动下,第一、第二水利工程局的建设者们,隔着400多米宽的涪江,在东西两岸6公里长的战线上摆开了擂台……
像这样的故事,在江油市的河南省援建工地上、在松潘县的安徽省援建工地上、在剑阁县的黑龙江省援建工地上、在彭州市的福建省援建工地上……在整个四川6个极重受灾市州、51个极重受灾县市区的灾后重建、对口援建的10多万平方公里的战场上,处处都有,比比皆是。
从地震发生到今天,不到两年间,来自全国各地的20万援建大军与灾区干部群众一道,日夜奋战,用他们的汗水、用他们的智慧、用他们的奉献创造出一个又一个奇迹——
让灾区群众早日住上永久性住房,让孩子们早日搬进永久性校舍,是每一名援建者的愿望;把每一个援建项目都打造成优质工程、精品工程,经得起考验、负得起责任、对得起历史,更是每一名援建者的信念。
为建设优质工程,上海、北京两支援建队伍分别在援建地区建立了国家级建材质量检测实验室,对每一个援建项目所需的建筑材料无论大小,都要进行质量检测,确保从源头把好材料质量关。
山东省援建队伍承担着北川新县城重建的艰巨任务。他们从全省抽调8名专家,组成新县城质量监管组。他们还提出打造“三杯工程”,即每项援建工程都要力争“绵州杯”、“天府杯”、“泰山杯”。针对灾区建筑原材料紧缺的问题,山东大汉们“粗中有细”,成立了鲁援公司,实施集中生产、供货,不仅确保了施工工期、建材质量,还一举平抑了市场价格,甚至连周边重建地区都纷纷来此采购。
援建摊子大,耗时长,涉及资金量大,怎么保障每一笔援建资金花在刀刃上?
山西省为此建立了一整套严密规范的制度。省财政厅分别在川晋两地财政机构中设立资金专户,两地共同监督、全程监管。援建项目则严格按照国家和四川省灾后恢复重建规定的投资管理办法履行手续,实施审批、建设、竣工验收的全过程监督。
湖北省计划投入20多亿元,帮助汉源新建医院、学校、道路等一系列公共基础设施。为了监管好这笔资金,湖北省提前制定了24项规章制度,编织了一套有效的制度“防腐网”。葛洲坝集团去年中标湖北首个援建项目后,与省援建办签订了全国首份援建“廉政合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