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婆口中的第一好媳妇
说起吃饭睡觉这些事,陈秀云患有老年痴呆症的婆婆阮爱弟常常词不达意,但提起自己的媳妇陈秀云,阮爱弟一准说好,而且是第一好。媳妇好在哪里,年迈的阮爱弟答不出来,不过建德市大洋镇鲁塘村的村民们可以代为回答,因为陈秀云在日常生活中对婆婆关怀备至、体贴入微,即使丈夫早逝,婆婆患上老年痴呆症,她仍旧几十年如一日地坚持尽心尽力照料婆婆,而这一切,同村的村民们都看在了眼里。
嫁入夫家,她成为婆婆的贴心棉袄
1967年,20岁的陈秀云从建德市大洋镇三河村嫁到了鲁塘村坞淇头徐家,那时徐家还只是两间低矮简陋的茅草屋。嫁进门之前,陈秀云就听说婆婆阮爱弟早年丧偶,当时婆婆的一双儿女还小,她一力承担起家务和田里的农活,含辛茹苦几十年,总算把儿女拉扯大,并且为孩子们操办了婚姻大事。陈秀云知道婆婆的不易和辛苦,于是暗暗承诺,进门之后一定要好好孝敬婆婆。当时家里经济条件不是很好,但是陈秀云还是想尽了办法为婆婆做她喜欢吃的家常菜和点心。平时,除了和丈夫在田里多干活多挣些工分之外,累了一天的她回到家中,没有想着放松,而是马不停蹄地主动挑起家务,帮婆婆分担重担,尽量让婆婆少些劳累,少些辛苦。这一切,婆婆看在眼里,有时候还跟媳妇抢着洗碗,做家务,心疼着媳妇。很快,陈秀云第一个孩子出生了,琐碎的事情越来越多了,有时跟丈夫也会有些口角之争,因为陈秀云的孝顺,发生这样的口角时,婆婆阮爱弟每每从中调解,并尽量帮衬着媳妇。考虑到婆婆多年丧偶,精神生活可能比较苦闷,陈秀云还经常陪她聊天,陪她散步,给她讲一些村里最近发生的大事小事和趣事趣闻,在精神上给婆婆安慰,让婆婆不觉得无聊苦闷。
大家都说刚进门的媳妇到一个陌生的环境,与婆家人会有一个漫长的磨合期,但是体贴的陈秀云很快与婆婆建立了稳定和谐的关系,而且在漫长的几十年时间里,她们也从来没有红过一回脸,两人关系之融洽甚至超过了一般的母女关系。当大家问起她们和睦相处的“秘诀”,陈秀云总是深有感触地说,两个人只要以诚相待、相互体谅,就一定可以做到相处和睦。除此之外,陈秀云还与左邻右舍都友好相处,谁家有事,只要是力所能及,她都会尽量帮忙,赢得了村民的交口称赞。
中年丧夫,她独自撑起家庭的重担
媳妇和婆婆相处的融洽,让丈夫深为感动,生活虽然过得清苦,但日子也算过得有滋有味。丈夫努力工作多赚公分,另外凭借自己的手艺,赚点“外快”补贴家用,渐渐地家里经济条件也好起来了,大家商量着造房子。由于鲁塘村坞淇头坐落在山腰上,拖拉机不能开到家门口,所以砖头和水泥等材料下拖拉机之后,还要靠人工搬运几百米。陈秀云和丈夫为了省钱,商量尽量靠自己搬运,节省点费用。长期母女般亲密的谈心和彼此了解,早已洞悉儿媳心思的婆婆立即站出来,“主动请缨”一力承担起一切家务(包括照顾两个不满十岁的孩子)以及部分农活,让儿子和媳妇可以无后顾之忧。在婆婆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陈秀云两夫妻终于建成了坞淇头自然村第一批砖瓦房,深受左邻右舍的称赞和羡慕。
可不幸的是,正当大家都在羡慕徐家的时候,噩运悄然降临在了徐家。就在陈秀云46岁那年,丈夫得病去世了。这对于陈秀云一位农村妇女来说,简直就是一个巨大的晴天霹雳,上有年过七旬的婆婆,下有未成家的三个儿女,最小的儿子还没念完小学呢。在这种艰难的情况下,陈秀云没有退缩,也没有怨天尤人,而是如同婆婆当年一样一肩扛起了这个风雨飘摇的家,照顾老人,抚养子女,维持生计。在艰辛的生活中,不变的是陈秀云对婆婆的孝顺,她不仅没有半句抱怨,而是始终把婆婆照顾得无微不至,饭做好了,先捞两碗干的递给公婆,饭桌上,哪样菜好,就往婆婆的碗里夹哪样。就这样,陈秀云与婆婆在不幸遭遇的打击下,没有被打垮,而是变得更为相濡以沫。一向明白事理的婆婆深知儿媳妇的不容易,即使已经年近七旬,也要帮着陈秀云分担家务,于是在婆媳的共同努力下,正好又赶上改革开放的大潮,徐家熬过了最困难的时期,家里的日子越过越好了,三个孩子也相继成家,徐家的生活也慢慢走上了轨道。
婆婆失智,她风雨无阻始终陪伴
婆婆80岁时开始出现了老年痴呆的症状,生活逐渐不能自理,喂饭、洗澡等大事小事全部要由儿媳照料着,有时婆婆就像个小孩子一样需要哄着。可陈秀云从没有一句怨言,有时候她反而觉得婆婆这样也挺好,辛苦了一辈子的婆婆终于可以好好地休息休息了。那时候,每天傍晚,陈秀云都会搀着婆婆在家附近散散步,偶尔也会领着婆婆到邻居家坐坐。有时候婆婆和别人聊起自己的媳妇,说着说着就会流下眼泪,旁人都说老家人是开心的眼泪,为自己有个好媳妇而高兴。后来,因为还有孙子需要陈秀云照顾,于是她开始了儿子家与婆婆家两头跑的生活。早上七点多,陈秀云骑着自行车准时到婆婆住的小屋前报到。停好车子,打开门,扶起躺在床上的婆婆,陈秀云利落地替她洗脸、梳头、喂饭。傍晚,陈秀云服侍婆婆睡下之后,又骑着自行车赶回镇上儿子家。
遇上冬天气温特别低的时候,陈秀云也不会放着婆婆不管,而是用厚厚的围巾包裹着脸,骑自行车20多分钟从镇上赶到婆婆家,因为天气寒冷,陈秀云脸上被冻得长满了冻疮,而那以后年年冬天冻疮都会复发。可是不管刮风下雨,陈秀云还是始终坚持着,十多年下来没有半句怨言。
偶尔,婆婆想帮陈秀云做点事情,比如说扫扫地。有意思的是,陈秀云不会抢走婆婆手中的扫把,而是赶紧把地扫干净,让婆婆以为自己帮了忙,心里高兴高兴。老年痴呆有一个症状是记忆障碍,很容易颠倒时间,一日多餐,会忘记已经吃过中饭,会忘记是点心还是晚饭,婆婆阮爱弟常常不记得自己是否已经吃过,担心婆婆会饿着肚子,于是陈秀云总会多准备几顿餐点或者可以充饥的食物。别人问她麻不麻烦,她反驳:“做了人家的媳妇,这些事怎么能叫麻烦?”
很多人认为婆媳之间存在一种莫名其妙的“怪圈”,也有人认为婆媳关系是一场永无硝烟的“战争”。而在陈秀云的身上看到的是婆贤媳孝、相濡以沫,看到的是几千个日日夜夜,陈秀云始终尽心尽力地照顾着婆婆,不抛弃、不放弃,用爱书写着一个感人的孝心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