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岳法(敬业奉献)
发布时间:2016-09-20 星期二

富民强村的带头人




胡岳法是萧山区衙前镇凤凰村村党委书记,64岁的他在凤凰村担任村干部正职已35年。衙前镇凤凰村是全国文明村,村党委书记胡岳法带领村班子,始终把“美丽凤凰”建设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攻坚克难,不断进取,彻底改变了村庄面貌,让村民享受更多福祉,他先后获得“浙江省劳动模范”、“浙江省优秀共产党员”和“浙江新农村建设带头人‘金牛奖’”等荣誉。

科学决策,实施“三园两区”发展规划。2005年,萧山区村规模调整后,胡岳法结合新的实际,牵头制定了“三园二区(工业园、商贸园、文化园、外来人口集中居住区和村民集中居住区)”发展规划,推进产业向园区集中、人口向居住区集中,集约化发展,累计建设13万平方米集体标准化厂房、3.5万平方米的商贸区、2.2万平方米的多层农民公寓楼,与独立建立相比,节约土地150亩。为改善本村外来人口居住条件,胡岳法顶住压力,投入6300万元,建设全市首个外来人口集中居住区,让2000多名外来人口享受到城市居民小区一样的居住环境。

一碗水端平,化解矛盾,旧村换新颜。为改善村庄环境面貌,2014年,凤凰村启动旧村改造工程,预算投入6000多万元。内容包括线路“上改下”,房屋立面改造,道路拓宽硬化,花坛和文化墙建设、四边三化、三改一拆、五水共治等内容。由于工程涉及许多职能部门,协调难度大;关系到全村每家每户, 影响到许多家庭的现实利益。第一期成虎桥以西旧村改造时,由于道路拓宽,部分附房要拆除,许多人家的庭院要缩小,围墙要重建。矛盾一下冒了出来,工程一度受阻。对此,胡岳法利用大会小会,动员党员干部带头;他利用中午和晚上时间,一户一户地走访,一个一个地讲清道理;经过多次努力,终于克服了困难。旧村改造后,面貌焕然一新,全村的思想得到统一,推进速度加快,截至目前,已完成50%多的工程量。

为改善区域环境,凤凰村在全市第一实现天然气进村入户全覆盖,率先完成生活污水的截污纳管。近11年来,凤凰是衙前拆迁、改造和建设任务最大的一个村,先后搬迁企业34家、农户115户,清理坟墓2500多穴,改造拆迁面积10万多平方米。工作难度可想而知,但胡岳法按制度办事,科学办事,一碗水端平,效果比较明显,拆迁中没有发生集体上访。

以人为本,拿出真金白银改善民生。胡岳法始终倡导、坚持发展成果让全体村民共同享,切实拿出真金白银改善民生。实现了“村民基本生活、老年人助养和村民统筹医疗”三大村级保障。即实行村民粮、油、气集体免费供给;村民就医有72%的门诊报销和95%的住院报销;女50-59周岁开始发放助养金,全村60周岁以上老人每人每月发放1600-2040元养老金。还建立了全区首个村级特困救助协会。为改善本村企业外来职工的居住条件,该村投资3700万元,建设了“环境好、配套齐全”的杭州市首个外来人口集中居住区。

民主管理,大家的事大家定。经过多年的摸索,凤凰村以制度建设为保障,以公开透明为基础,积累了一套民主管理的制度与办法,实现村务常公开真公开。还特意在村委会办公楼大厅安装电子显示屏,把每月上交款的收缴情况一一滚动公布,接受监督。并创造性地建立起对话协商制度。聘请3名素质高、有威望的村务监督员,碰到重大事项和矛盾问题,村班子人员与村民代表开展对话,由村务监督员来当裁判。

因地制宜,着力打造“特色乡村”。衙前镇凤凰村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农民运动(衙前农民运动)的发祥地,载入《中国共产党历史》。加上交通发达,历史遗迹多,具有独特的文化与山水资源。在发展过程中,胡岳法团结带领班子,因地制宜,着力让红色凤凰更红。根据《萧山区衙前镇凤凰山区块旅游开发规划》,抓住衙前农民运动纪念馆申报“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机遇,进行“一河(官河)六景”建设改造,总投入近1000万元。将带动旅游发展。

 

来源:中国文明网杭州站   作者:   编辑:王洁
相关阅读:
    [上一篇] 曹立云(敬业奉献)[下一篇] 季伟忠(敬业奉献)
    版权所有 杭州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主办
    Copyright www.hzwmw.com 浙ICP备06032142  E-mail:hzwmw@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