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 杭州网>热点专题>2016年专题>文明杭州 网络故事会>杭州故事>
            坚守20年的“拆迁专家” 唐明用真心换来信任
发布时间:2016-11-24 17:12:43 星期四   

    

    都说征地拆迁是“天下第一难”的工作,这块“烫手山芋”唐明一干就是20多年。

    唐明现任杭州市城市建设前期办征地拆迁二处副处长,在他心中,始终觉得拆迁对任何一户人家来说都是一桩大事,所以一定要真诚待人,要将心比心,设身处地为人家着想。

    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七次上门终谈妥

    石祥路提升完善工程是杭州“四纵五横”中重要的“一横”,也是今年的峰会项目。道路沿线农居房因为特定的地理位置,拆迁户出租房屋的情况居多,有很多拆迁户全家人都是依靠租金收入来生活。

    在利益的驱动下,拆迁户们常常变着花样提出这样或那样的不合理要求,想方设法地设置各种难题。谈判对象出尔反尔、在雨中被拆迁户指着鼻子破口大骂,用滚烫的茶水泼到身上……即便如此,唐明依旧自己想法子寻找突破口。

    经过反复考虑,唐明决定把其中最有影响力的一户农户作为突破口。

    令人气愤却又意料之中,唐明接连上门两天,都遭到了女主人的谩骂和驱赶,甚至把拖地的脏水泼到唐明的脚上。第三天,唐明又一次热情前去,终于被男主人请进了屋,与农户间的沟通之门终于打开了。

    “与老人们不断沟通,也尽可能地协调解决他们的实际难处。”唐明说,最重要的还是要真心诚意,用强硬的态度是解决不好事情的。

    经过无数个电话沟通,一次又一次的谈判,终于在第七次去这户人家里时,唐明成功了。“小唐,我相信你的,你的工作做得很好,我们很满意,这个周六,你们来丈量、评估吧。”

    听到这番话,唐明终于舒了口气。最终,今年由他主要负责的石祥路提升完善工程和紫金港路提升改造工程,前后共花了8个月完成征迁工作,征地面积238亩,涉及拆迁单位50多家,工程推进争取了有利时间。

    与征迁对象结为朋友

    戴一顶鸭舌帽、夹一本笔记本、拎一只茶杯,穿一双布鞋,这是唐明去工地的标配。

    “晚上还时不时的会接到征迁对象的电话,有反映施工把出路堵住的,有对白天谈判的问题产生疑虑需要解释的。”征迁工作过程中会有很多大大小小的问题,唐明对他们碰到问题做出的承诺就四个字:随叫随到。

    凭借着二十多年的证迁经验和以诚待人,他积累了大量的好人脉,雷厉风行的作风,确保征迁工作不留后遗症,更与不少征迁对象成为了朋友。

    比如,通过和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等多方面的协调,沉井的打桩点移位,打消了住户施工影响房屋安全的顾虑;人行道高差的适当调整,保障了村道车辆的基本通行;安置房源的落实给征迁的农户吃下了定心丸。

    就这次石祥路征迁来说,一位做了多年钢材生意的老板需要搬迁,恰好是十多年前唐明做动迁工作的“老相识”。让他意想不到的是,经过这次搬迁,老板索性放弃了钢材生意转投其他行业,“后来,他甚至特地给我打了电话告诉我转行了,我们之间不但没有矛盾,现在就像朋友一样。”

    从点滴小事爱护杭州

    唐明是土生土长的杭州人,用他的话来说,杭州人的身份给他在工作中带来的便利显而易见。

    “一来是对杭州很熟悉了,加上会碰到不少拆迁户也是老杭州,如果用杭州话来跟他们交流,拉拉家常,一下子距离就拉近了,拆迁工作也就好做很多。”作为一位杭州人,唐明充满着热爱和骄傲。

    唐明笑说,自己的性格挺适合这份工作,也喜欢与人打交道,干了这么多年,还是挺喜欢。“想要干好这行,除了熟悉政策,更重要的是拥有一份好心态,有耐心、有责任心。”

    这份责任心,也渗透在他的日常生活。小区里有人摘桂花、摘银杏树叶,唐明都会主动前去相劝,以身作则,从点滴小事爱护杭州。

    唐明打趣说,自己每天都要看看本地新闻,尤其是建设方面。他甚至还充当杭州义务宣传员的角色,每当开同学会,都会把杭州的城市发展介绍出去。

    “有时候女儿会抱怨家门口建地铁打扰了自己生活,我也会教育她。”唐明说,他经常会和女儿解释,现在的不方便只是暂时,等到建好了受益的是大家。

来源:杭州网  作者:记者 李媛  编辑:颉月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