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唯一一位动物考古学家是90后的女生,在她眼里每一块骨头都会讲故事 |
2019年07月30日 09:26:24 星期二 都市快报 |
良渚古城里可能有多个养猪点 当时猪可能养在水坝附近 良渚古城是当时一个统治中心,考古学家对猪骨骼做了一些锶同位素的比较,有两例数据跟水坝上的数据匹配,说明这个猪很可能当时是养在水坝那里。 “当时良渚古城里面可能有很多个这种养猪饲养点,然后运到城里来,供养城内的人,物流可能就是走水路,良渚古城当时的水运交通比较发达。” 各种动植物遗存都有其丰富的文化含义,所以像宋姝他们这样的动物考古专家的研究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 “原始人就是靠天吃饭,狩猎,要看运气,还有很大危险性,养一头猪和到山上去狩猎,危险程度不可同日而语,所以说,在那个久远的良渚时代,他们如果要去捕猎的话,就意味着更大的人员伤亡。” 人类和家养动物之间存在着物种间最为亲密的一种关系,这种关系是互惠互利的,双方都能从中受益。在人类的控制、照料和喂养下,家养动物形成了独特的体形和行为特征,相应地,人类为了对家养动物进行饲养并满足其生物需求,也要调整自身行为和技术。 “当时的工具也不是那么先进,要么是木头,要么是石头,要么是骨头,当时没有金属工具。一个是靠狩猎吃野生动物为主,一个是已经有饲养,有常规的供应了,那么意味着就是人类文明的一种进步。” 宋姝说,考古是一项细致漫长的过程,虽然也有个中乐趣,但更多的是需要长期耐得住寂寞和枯燥的系统工程。 |
作者:记者 金洁洁 吕磊 摄影 江玥 编辑:王玥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