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是书院:国难之下兴起新思潮 百年过后“求是”精神尚存
发布时间:2019-09-18 10:58:00


杭州上城区大学路160号,坐落着一个百年书院。空荡的场地、老木头的余味、寺庙般的沉寂,只有那绿色的植物保持着向上的生命力。

这是浙江省第一所新型高等学府,也是浙江大学的前身——求是书院。

国难之下诞生 孕育出“求是”学风

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杭州知府林启提出建议,经浙江省巡抚廖寿丰奏报清廷批准,将杭州蒲场巷(今大学路)普慈寺用来创办一所新型学校。

“求是书院”创建之初,正值清廷腐败、外侮日亟之际,许多有志的青年学子,甘愿舍弃当时科举取士的“利禄必由之途“,而“入学堂,学西学”。

虽只有短短的18年,但师生们以“勤”“诚”之风孕育并逐渐形成了“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求是精神功”;“孳孳为学,互以敦晶励行相勉”;“如有以功利之说进者,常笑之”;“不应沾之于贪权功利为满足”,以尽“一己职责”的“求是学风”。

从戊戌变法到辛亥革命,求是书院经历了一个又一个不断新生的过程。从最初的求是书院到求是大学堂,从浙江大学堂到浙江高等学堂,再到浙江高等学校。

然而,改变的只是称谓,不变的是师生们共同形成的“求是”学风。它源远流长,延至今日的浙江大学,且进一步弘扬光大,逐渐升华为“求是精神”,成为浙江大学师生们的精神瑰宝。

2017年5月,在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西区中心湖畔,求是书院文化元素建筑群建成。这一建筑群,也成为现代浙大学子传承与弘扬“求是精神”的载体。


求是书院“守望者” “十三点”样样精通

许多年后,88岁的林乾良依然居住在杭州上城区老浙大横路三弄32号,这个距离求是书院不到400米的老旧小区。

1928年7月1日起,浙江大学被冠以“国立”两字,称为国立浙江大学。林老依旧清晰地记得他刚踏进“国立浙江大学”的场景。

那是在1950年,一个赤着脚背个小挎包的清瘦男孩从福建福州经过7天7夜的长途跋涉最终到达杭州,却在进校门时被拦下了。

在林乾良入学那一天,下着淅淅沥沥的小雨,19岁的少年生怕母亲亲手缝制的布鞋被雨淋坏了,索性就赤脚走进校门,结果被校门口的门卫拦下。自此,浙大来了一位“赤脚大学生”迅速在校园内传开。

“当时,求是书院是国立浙江大学的教务处。”那是林老第一次走进求是书院,令他没有想到的是,这个地方与他今后的人生结下了“不解之缘”,甚至有人称他为“求是书院的守望者”。

自1927年以后,在竺可桢老校长的带领下,学校崛起为民国最高学府之一,并被英国学者李约瑟誉为“东方剑桥”。 

竺可桢还进一步深化了求是的内涵。他认为,浙大要培育的不是只精于某一门类某一技术的专门人才,而是具有“不盲从不附和,一切以理智为依归的全新的通才”。

这种“求是“精神在林乾良身在得到了诠释。曾任浙江中医学院教授的林乾良为自己的精通的领域做过一个总结:医通、茶博、印迷、镜奴、书山、画海、笺王、方霸、文汇、邮趣、甓癖、瓷庐、戏痴,于是,“十三点”便成为林乾良给自己的名号。 

自林老与求是书院结缘至今,70多年过去了,兜兜转转,现在的他依然围绕着求是书院“生活”,偶尔还会将友人带去旧址看看,回忆曾经那段“不寻常”的时光。

待昔日光辉落幕 今时能否突破“桎梏”

1997年8月,求是书院旧址经学校及众多校友的努力,被浙江省人民政府列为浙江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求是书院焕然新生。

可好景不长,虽然求是书院旧址保留了下来,但略显荒芜,丢失了一些精神气。

如今,求是书院还成为了杭州近代教育史陈列馆,展馆每天9点至16点开馆,周一闭馆。在这里,偶尔会举办一些书画展,或者成为学校组织青少年前来了解历史的“第二课堂”。

然而,更多的时间,书院整体沉浸在一种寂寥的状态里。“每天会有零星的人路过就进来看看,很少组团式的。”至今,马仕会在求是书院已经当了十年的保安,记者走进书院时,他正在后院清除杂草。

马仕会告诉记者,“像这样完整地保留下来的建筑并不容易,我们的工作首要就是保障它的安全。” 当记着看到保存较为完整的大殿柱联“净土接蓬莱煞费神功结构精严成乐土,梵天超法界全凭佛力巍峨妙相赛诸天”,就是最好的证明。

据了解,目前求是书院的托管单位是杭州市丝绸服装进出口公司。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书院的日常保养,我们基本每天都在做,院内现配有4名保安,24小时轮流巡逻,一是检查安全隐患,二是保持院内清洁。”

今年,他们还设计了一套整修方案,涉及造卫生间、展陈布置、偏殿布置、花园整修等内容,目前处于审批阶段。

待审批通过后,“求是书院”会不会迎来一个更加盎然的春天呢? 我们拭目以待。

来源:杭州网   作者:记者 娄晓涵 通讯员 王芹 周炜玮   编辑:刘文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