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杭网原创|房产|汽车|图库|宽频|娱乐|旅游|数码|家居|公交|时尚休闲|消费头条|新闻|论坛
首页 历史记忆符号 文化传承 社会治理 生活品质 创新转型 聆听·建筑故事
  • 钱学森故居
  • 中国共产党杭州小组
  • 求是书院
中国共产党杭州小组:浙江红色教育基地 延绵着一代代小营人的革命精神

  从皮市巷3号这个红色起点出发,在浙江1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散布着一个又一个共产党人奋进的足迹。

  • 求是书院:国难之下兴起新思潮 百年过后“求是”精神尚存
  • 步履千年凝风霜 杭州孔庙的“古韵新生”
  • 钱学森故居:一扇小门走出“航天之父” 一座老宅孕育城市文明
思鑫坊:在城市改造提升中涅槃 百年建筑群风华重现

  家住承德里一弄26号的宋广谟是思鑫坊最早的一批原住民,他见证了思鑫坊年轻时的芳华,也曾为它的脏乱破败叹息,如今,他在涅槃后的思鑫坊守着一家杂货店,过着幸福的日子。

五柳巷:老底子的杭州味道华丽蜕变 留下了古今融合的江南小巷

  东河畔的五柳巷历史文化街区大抵是最贴近百年前那个杭州的风情的,它至今还保留着南宋时期原汁原味的市井味道,也保持着老杭州人滨水而居的生活方式。

胡庆余堂:守一方土地 中草药文化飘香百年

  在闹市河坊街区,坐落着一方鼎鼎有名的徽派药局,那是由晚清“红顶商人”胡雪岩所建的胡庆余堂。这古色古香的药店凭借其“戒欺”之祖训,始终散发着幽幽草药香。

清河坊“四拐角”:洗尽铅华看杭城百年商贸变迁

  在杭州著名的历史文化街区河坊街和中山中路的交叉口,有四幢风格独特的西式建筑,清水青砖墙面、西式的拱券门,大家接地气地称之为“四拐角”。

褪去华丽守住“初心” 胜利剧院的“前世今生”

  历史动荡,风云变幻,胜利剧院已走过80余载。门口的招牌几易其名,从联华大剧院、东和剧院、国际大戏院、胜利大戏院,到最后解放后的“胜利剧院”,每一次更名,都铭记着一段沧桑的历史。

浙江兴业银行的百年变迁 金融服务历久弥新

  在杭州上城区中山中路261号,一幢三层的西式古典建筑总会吸引往来行人的目光。一百多年前,这里曾是浙江兴业银行,时代变迁,如今这里已是工商银行羊坝头支行。

一座白塔公园 一个“金融+旅游”富矿

  对于杭州人来说,白塔公园并不陌生。这里不仅是南北朝时的繁华港埠,也是一百多年前杭州第一条铁路的起点站。在上城区政府的持续努力下,白塔公园丰富的商贸基因再结硕果,一个“金融+旅游”富矿就此崛起。

破街陋巷“变形计”:文创样板“凤凰御元”了解下

  这里虽然地处城市中心,却宛若世外桃源般古朴美丽。满目葱郁,一栋栋工业风格的小楼别具一格,复古的旧红砖更为这些建筑打了上斑驳的记忆。从前“脏乱差”的破街陋巷,摇身蜕变成了一个极富文艺气息的文创产业园。

杭州肉联厂宿舍:城市变迁中 历史遗迹重焕光彩

  提起望江地区,杭州人绝不会陌生。这里紧靠城站火车站,区域内有众多的居民区,还有海潮寺、杭州肉联厂等充满老杭州人记忆的地方。望江路34号,杭州市肉联厂宿舍,在周边望江新园的高楼大厦中,这个院墙里的几幢破败的青砖小楼特别起眼。

  • 解百

      解百,这个已经101岁的中华老字号企业,俨然一位年轻的“90后”,在互联网时代迎风起舞。

  • 凤山水城门

      凤山水城门在六部桥旁,横跨中河,是杭州唯一现存的一座水上古城门,有650年的历史。

  • 源茂里

      源茂里近代建筑群位于上城区扇子巷,西倚光复路,东靠中河路,南北皆临惠民巷小区,为三幢并联式石库门清水砖建筑。

  • 湖边邨

      在上城区长生路与蕲王路交叉口,清水砖墙、屋顶露台、百叶窗等,无不透着浓郁的民国范儿。

  • 娃哈哈老厂房

      这里诞生了第一瓶“娃哈哈果奶”,再往后饮料、罐头等产品都陆续搬迁到了下沙、海宁基地,这里只生产桶装水。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366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05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2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浙网文[2012]0867-091号 |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11041366号-1 | 浙公网安备:33010002000058号

杭州网(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