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河坊“四拐角”:洗尽铅华看杭城百年商贸变迁
发布时间:2019-09-18 10:22:37

在杭州著名的历史文化街区河坊街和中山中路的交叉口,有四幢风格独特的西式建筑,清水青砖墙面、西式的拱券门、还有洋式的山花浮雕,它们都建造于上世纪20年代,大家接地气地称之为“四拐角”。

黄包车在人流中穿行,繁华的街道两旁都是商铺,左边是万隆火腿庄、孔凤春香粉号,右边是张允升百货店、宓大昌烟号,20世纪初,杭州有多家老字号选择在这里经营,为建筑注入了更多的生机与内涵……一晃70、80年过去,这里热闹不减,依旧是杭州城里最市井、最地道的街巷。

老字号云集 这里曾是杭州人“血拼”的地方

四拐角的热闹,老杭州人都知道。76岁的陶振伟,土生土长在这里,一辈子没有离开,路口这些具有年代感的建筑,对他来说就像是老朋友,从小伴到老。

“虽然外观看起来像西式建筑,但走到大楼内就知道了,都是用实木板搭的,很中式。”陶大伯说,中山中路有不少历史建筑都具有这样一种特别的现象,大家打趣说是“面鬼儿洋房”。

陶大伯出生在鼓楼外的通江桥,走过去清河坊10分钟。童年记忆里最多的,便是来这里购物,“四拐角的东南块,原先是宓大昌烟号,当初我经常7点不到,就在门口排队给爷爷买旱烟丝。”陶大伯说,那时候香烟凭票供应,而且每天限量,能买上已经算很幸运的。

也有比较惬意的经历,去吃天香斋的糕饼,买张允升的百货。“60年代我读高中的时候,在张允升买了一双球鞋,是回力的,很赶时髦。”陶大伯说,在当时的杭州百货界,张允升的百货种类在清河坊一带算是最全的,有4、5个开间,人气和名声就如同现在的银泰。

60年代中后期,陶大伯在杭州机械局下属的工具厂做一名机床工人,厂子就在望仙桥附近,由于规模大、效益好,在中山中路50号还开了一个门店,销售砖头、板牙、铣刀等机床工具,陶大伯还去那里做了两年的销售科长。

一直到上世纪60、70年代,近在吴山、远到南星桥,居民都来这里买南北货、购物,宏裕布庄(中山中路45号)、黄洽昌桂圆店(中山中路47号)、翁隆盛茶号(中山中路62号)、方裕和南北货号(中山中路64号)、五洲药房(中山中路90号)……在老杭州的印象里,这里是他们最常来“血拼”的地方。

四拐角原址上的唯一一家老字号 洗尽铅华看杭城百年商贸变迁

后来由于种种原因,一些店铺在时代浪潮中谢幕,不过在陶大伯的采购名单内,至今仍有一些店铺很活跃,比如老底子的腌腊店——“万隆火腿庄”,它也是四拐角原址上留下的唯一一家老字号。

三层四开间木楼,一楼是门店,二楼以上是办公室。万隆火腿庄经理张宇华介绍说,现在看到的三层水泥砖木洋房是在20世纪20年代的一场大火后,从原有基础上扩大翻建的,外墙上就写有“万隆”二字。

当时木结构房屋被大火彻底焚毁,而店内的火腿则被烤得香味四飘,香味引来了一群乞丐,他们围坐一起大嚼大啃,引得路人纷纷围观,万隆也因祸得福,迎来了发展机遇…….

2001年,阻挡顾客和营业员的高脚柜台被撤了下来,取而代之的是开放式货架,要知道在当时只有超市有这种开架模式,对腌腊、百货店来说十分新颖,一经推出,受到了广大市民的欢迎。

没过几年,万隆又建了一家2万多亩地的工厂,正式从小作坊模式向大工厂生产加工跨进,实现了前店后厂的现代化经营模式。规模虽然扩大了,但供应依旧紧俏,特别是过年前十多天,早上7:30开门,6点多门口就已经在排队了,“每天3车货,50、60种货品,琳琅满目。”张宇华骄傲地说,老底子采办年货的地方,留存下来的已经凤毛麟角,155岁的万隆火腿庄却依旧红火,并且不断推陈出新。

不少游客奔着古街市井气而来 体验“闹街静巷”的独特韵味

对于中山中路历史街区而言,从南宋以来的坊巷制,是其重要的“胎记”。但在历史演进中由于种种原因,坊墙逐渐消失,原坊内小街发展成横列的巷、弄。2009年南宋御街·中山路开街后,鼓楼—西湖大道段,连同河坊街、大井巷、打铜巷被打造为步行街,疏通和修复了18条小弄小巷,打通中山路与后市街、光复路的联系。

在杭州人心里,四拐角附近是中山路的“精华段”,两侧满满都是杭州的市井味,万隆酱鸭、胡庆余堂的方子、羊汤饭店的羊片汤面都“产自”那一带。

对外地游客来说,那里是杭州文化的活态博物馆,有被保护起来的南宋御街、元大街、明清大街的部分道路断面,也有华德药房、翁隆盛茶庄、恒大协颜料行等民国时期的老洋房。每年2000多万中外游客奔着古街的市井气息而来,听老杭州话,逛老字号,泡茶馆店。

中山中路曾经因商而兴。如今,再次走在中山路上,已处处可见白墙、青瓦、老虎窗……在一步一景间,遐想着老底子那些朴实亲近的生活,不禁有一丝穿越时空的感觉。 

来源:杭州网   作者:记者 刘文昭 通讯员 方汇   编辑:刘文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