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第二中学校长尚可: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 都渴望我们去热爱、唤醒、培育和引领 |
2019年09月25日 10:49:45 星期三 都市快报 |
9月1日跑了三个地方 做了三场不同的演讲 现在,许多高中学校都进行了名校集团化办学,拥有了新的校区,有的还不止一个。 2001年,尚可从杭二中调到浙大附中,2004年初作为校长的他,在杭州集团化办学的发展战略下,和同事们一起开始集团化办学的筹划。2015年浙大附中丁兰校区建成,开始招收第一届学生。 2010年,尚可的人生轨迹来到了杭高,开始了独特韵味的高大上的钱江校区的接力建设,在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尤其是市教育局和钱江新城管委会的直接大力帮助下,建设单位和学校齐心协力争时间抢进度,终于确保了2015年首届新生的如期开学。 今年已有第一届学生的启成学校,明年即将开始招生的钱塘分校,当时都已破土动工。杭高的版图,在尚可的手中,不断扩大。 2017年,尚可重新回归杭二中。这时,杭二中钱江学校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设之中,东河校区也开始拆旧建新工程。 今年9月开学,上午,尚可先到了东河校区,阔别校园两年,同学们重新回归。尚可说,二中东河校区破旧立新,师生们是学校兴盛发达的见证人,也应该是二中继往开来、春华秋实故事的演绎者和创造者。 第一年开学的钱江学校,也特别需要校长来鼓舞士气,尚可说二中从西湖时代迈向钱江时代,一切都是新的开始。作为学校的首届学生,将是校史上最亮丽的一笔。每位同学都应当怀有二中情怀,以及和滨江学子试比高的豪迈和自信,这里将是大家梦想开启的地方。 最后,尚可在滨江校区开学典礼上作了演讲,告诉同学们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杭二中也迎来了120岁生日,学校与祖国共庆生日,是一种神奇的巧合,更是一种神圣的契合。二中学子心中要有大梦想,并坚持始终在路上,以强大的内心、积极的姿态去迎接人生途中的一切挑战和压力,勇立潮头,无所畏惧。 单单开学这一天,尚可就跑了三个地方,为了给不同的孩子更有针对性的引领,做了三份不同的开学致辞。 “现在,杭州的学校越来越多,外延发展的同时,内涵也不断提升。名校集团化战略,充分发挥名校的引领、辐射作用,输出品牌和管理,造就了一大批较好的学校。比如白马湖学校,办学短短三四年,今年180多个毕业生中,30多人考进杭二中,迅速达到了比较高的办学水平。” 120周年的承前启后 更需要追寻教育的意义 现在,钱江学校顺利开学,迎来近500名新生;东河校区破旧立新,以全新姿态欢迎学生回归。滨江校区的12层教学楼,已经完成地下工程,预计明年投入使用……尚可每天都在奔波,为越来越大的校园、越来越多的学生。 再过十几天,杭二中将迎来120周年校庆,尚可在思考两个问题:二中从何而来,二中去向何处;二中何为,二中人何为? 杭二中必须回溯历史展望未来,对这些问题有更加清醒和深入的认识,并借这个机会,凝聚更多校友和社会力量,为二中的下一步发展奠定基础。 尚可说,二中要自觉地把为学生的卓越发展而奠基作为义不容辞的历史使命;把创新人才的培育作为责无旁贷的崇高责任;以价值塑造、知识学习和能力培养为核心任务;以高境界、高水平、高品质的二中高标准来引领。趁学生心底还柔软,播下一颗精神的种子,使其得以征服星辰和大海,抵达心中的远方。 同时,二中还将以创建高水平的学术性研究型高中为愿景,着力创建和完善重选择、高素养、强潜能的课程体系,重体验、高立意、强能力的教学体系,筹划人文学院的创立,丰富和完善奥林匹克学院和未来科创学院体制机制,提升其内涵品质,并营造二中浓郁的学术氛围,从而支持和促进学生的高水平学习,支持和促进不同类型、不同层次学生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和卓越发展。 “春天的校园里,所有的草、所有的树都在蓬勃。开花的每一棵树、蓬勃的每一丛草都没有绝对相同的两片叶、两朵花,更没有人可以预测校园内究竟哪一朵花最鲜艳,哪一棵树秋天的果实最丰硕。但正是因为这每一束花、每一个果实,才使我们的花园无比灿烂。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个学生都渴望我们去热爱、唤醒、培育和引领,我们手上有每个学生的未来,每个学生对我们来说,都无比重要。” 尚可说。 临近采访结束,尚可十分感慨。我问他,如果现在写一篇40年前的同题作文《路》,你会说些什么? “每个人年少时都想过仗剑走天涯,总觉得世界很精彩,想尽可能地多品尝一些。回过头来看,已是临近职业生涯末期的我,深深感到,每个人的个人之路必须汇入到祖国的振兴之路才会越走越宽阔。我还想起尼采的一句话,有一天,他和朋友面对着西下的夕阳,发出感慨,大意是:无论我们走向何方,在我们每个人的脚下,只要你用力向下挖掘,下面都必定是一汪泉水。”尚可说。 |
作者:首席记者 张娜 编辑:郑海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