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杭争当新时代发展排头兵 |
2019年04月02日 10:28:42 星期二 都市快报 |
都市快报(记者 王斐帆 通讯员 陈道亮 费彪) 从5000年前的良渚文明走来,在数字化经济和智能制造的时代浪潮下中流击水……去年,余杭区主要经济指标总量和增速再次稳居全省前列,其中创新产业和数字经济居功至伟。 站在时代的浪尖,2019年余杭区将会有哪些大动作?全力推进全域创新策源地、全域美丽大花园、全域治理现代化“三个全域”建设,是余杭建设的重中之重。今年,余杭区将继续紧抓“三个全域”,以“五大余杭”为引领,加快实现“东部崛起、中部兴盛、城西腾飞、西部富美”,全力争当新时代发展排头兵。 全国首个5G创新园 只是全域创新策源地创新项目之一 前不久,华为首款5G折叠手机惊艳世界。但全国首个5G全覆盖、提供完整5G产研条件的创新园,却在余杭区。今年1月20日,中国(杭州)5G创新园在余杭未来科技城启动。2019年被认为是5G商用元年,5G技术有望掀起新一轮数字经济浪潮,引爆智能网联汽车、工业互联网、虚拟现实、移动医疗等新兴产业,成为下一个万亿级经济增长点。 余杭拥有国内顶尖的数字经济产业园区,30万人的“热带雨林式”人才生态系统,创造性非凡。目前,未来科技城在人工智能、AR/VR、无人机、智慧社区、智能物流等产业领域已具有一定领先优势。中国(杭州)5G创新园的启动,将推动5G与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现有产业的融合,进一步提升整个区域的创新能力。 余杭区建设全域创新的庞大蓝图里,创新项目还有“木佬佬”:省生物医药高新园区新区、鲲鹏企业园等特色园区,之江实验室、阿里达摩院、超重力离心模拟与实验装置等重量级研发机构,梦想、艺尚、人工智能、梦栖、国际生命科技等特色小镇均在紧锣密鼓的建设和完善中。 余杭的五大产业平台,今年也有大动作—— 未来科技城:将高标准启动南湖科学中心开发,开工建设阿里全球总部北院、vivo全球AI总部等重大项目,全力实施鲲鹏企业培育计划。打造未来科技策源地、未来产业引领地和未来城市样板地。 余杭经济技术开发区:打造省级以上智能制造、两化融合示范项目5个,新增创新空间40万平方米、符合GMP建设标准厂房2万平方米,招引10亿元以上重大产业项目2个。对标国家级开发区第一方阵,做大做强智能制造、生物医药等主导产业。 临平新城:新增孵化空间20万平方米,重点建设区域税收增长30%以上。加快提升经济密度和产业能级,大力发展产业互联网、数字时尚、电商等优势产业,启动九乔国际数字商贸城、星桥科创孵化园建设。 良渚新城:全面深化与浙大、中国美院的政产学研合作关系,力争培育亿元楼宇2幢、引进科技型企业110家以上。 钱江经济开发区(仁和基地):着力打造杭州城北工业新增长极,加快培育新装备、新能源、新材料产业集群,建成智能制造加速器8.6万平方米,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长12%以上。 垃圾分类“虎虎生威” 未来三年将助力构建全域美丽大花园 创新产业全域飘红,全域美丽的春风也吹进了余杭这个鱼米之乡。 今天的余杭,小区整洁干净,垃圾分类开展得“虎虎生威”。这得益于余杭区和专业垃圾回收公司“虎哥”的协作,将玻璃瓶、旧衣服、废电池等以往直接填埋或焚烧的垃圾分成9大类40多个品种,回收利用,实行垃圾上门收,分类有奖励。 3月28日,“虎哥”服务站站长杨文德骑着电动三轮车,照例来到崇贤街道北秀向阳苑北苑,挨家挨户地收干垃圾。“只要居民一个电话,我们就立马赶来。看,我才跑了十多户人家,就收了上百公斤干垃圾。”杨文德所在的站点共有4名工作人员,一天要走访七八十户收垃圾,双休日要走访一百五十来户。 两袋新收来的垃圾称重后,杨文德熟练地将信息录入手机。不到5分钟,这两袋10多公斤的干垃圾就以0.8元/公斤的价格,转化为近10元的“环保金”打入居民个人账户。这是变废为宝的“真金白银”,居民可随时到小区门口的便利店用环保金购买“柴米油盐”等生活用品,费用由垃圾回收公司和店主定期结算。目前,小区里98%以上的居民都参加了干垃圾分类。 这样的“虎哥”服务站,余杭有150多个,服务着全区368个小区约20万户居民,光2018年一年就减量干垃圾5万多吨。“今年,这项‘链条式’服务还将向农村延伸,预计年底前,服务户数将达到30万户以上。”余杭区城管局工作人员说。 垃圾分类是“三个全域”建设的大融合,今年,余杭将全覆盖推进垃圾分类,助力构建全域美丽大花园。 3月20日,余杭区吹响了建设“全域美丽”的集结号,拉开了一场 “全域美丽”建设为主战场的“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坚持以景区的理念规划全区,成立12个专项工作小组,全面推进“全域美丽大花园”建设。 未来3年,余杭将以景点的要求建设城乡,突出山水与城乡融为一体、自然与文化相得益彰,以国际视野为高度、细节极致为追求、环境一流为目标,精心构建“靓丽城市+美丽集镇+美丽乡村+美丽庭院+美丽公路+旅游景区”的全域大美格局,打造“诗画浙江”的鲜活样板。 |
作者:记者 王斐帆 通讯员 陈道亮 费彪 编辑:郑海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