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对良渚古城的认识
可能还不到1/10
从1994年良渚遗址被列入中国申报《世界遗产名录》预备清单起,多年夙愿终于实现。在大会现场亲历这一刻的,还有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考古队员们。
比如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刘斌。34年来,他长期驻扎良渚考古工地,像反山、瑶山、汇观山、莫角山等良渚古城的考古发掘,他都在。
刘斌说:“良渚的考古研究,有今天这样一个局面,国内外学术界对良渚遗址重大价值能有今天这样统一的、有高度的认识,离不开一代又一代考古人持续的、长达80多年的接力,我只是接力赛队伍中间的一员而已。”
刘斌说,良渚还有很多未解之谜,还等着考古队继续去探索。
比方说,太湖流域这么大一个盆地,为什么别处都不去,偏偏选了这里做都城?建城的是不是王?一千多年的历史中,又先后有多少代王?
一直以来,良渚被称为“玉的国度”。据统计,良渚玉家族的数量,已经超过了15000件。良渚时期玉这么多,玉料用量也很大,但玉矿在哪里,这些玉是在哪里做的,又是怎么流通的?
这些问题,需要考古队去寻找答案,用它们还原一个活生生的良渚。
良渚古城遗址,不像古埃及和玛雅文化,它是没有文字记载的,所以要想更立体地了解它,是有难度的。
在刘斌看来,以后的良渚古城遗址,会像庞贝古城一样,考古已经持续了两百多年,至今还在继续,良渚也将是这样。
刘斌说,对良渚古城遗址的考古挖掘,这80年可能做了还不到1/10,不知道的东西还非常非常多,以后还将继续挖掘。考古不断,发现也不会停,以后都会陆续在良渚古城遗址公园中展示出来。
考古领队王宁远说:“在所有团队里,可能考古团队是最淡定的。因为从提出良渚要申遗的那一天起,没有一个考古人,会怀疑良渚的价值!”
杭州市园文局副局长卓军,可以说是杭州的申遗专家。2011年,西湖申遗;2014年,大运河申遗;现在,良渚古城遗址申遗,卓军都在现场。
卓军说:“一个城市能有三处世界遗产,这种心情,尽管经历了三次,还是很激动!”卓军说,未来杭州要好好研究,怎样把遗址的保护、利用好好结合起来,走出一条新路。
杭州良渚遗址管理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张俊杰,全程经历了申遗路上的酸甜苦辣,“能够参与这项重大事业,是我们的荣幸和荣耀。”张俊杰说,保护良渚遗址只有逗号,没有句号。申报世界遗产,只是手段,不是目的。下一步,会进一步擦亮良渚遗址这张世界级文化金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