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好保障:凝聚教育发展的力量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19-01-02 16:15:50 星期三   

美好教育的实现,不仅需要全体上城教育人的不懈努力,也需社会各界的鼎力相助。从这个意义上说,没有美好保障,上城教育的美好就会有所缺失。换言之,没有美好保障,上城的美好教育就会功亏一篑。正是从这个层面上,我们在构建上城美好教育的“四梁八柱”时,把美好保障也作为一根有力的支柱。

一、以党建引领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

坚持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大局看问题,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的政绩。  ——习近平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城市社会结构、生产方式和组织形态发生了许多变化,各种观念影响着人们的行为,如果没有党建的引领,学校育人工作会背离正确方向,教师就会迷茫。因此,我们在推进上城美好教育的建设时,始终坚持抓好党建工作,始终坚持用加强党建引领美好教育的发展方向。

【链接8-1】“亮出身份 向我看齐”

2016年2月,开学第一天,上城区“亮出身份,向我看齐”主题教育活动在胜利实验学校启动。

早8点,胜利实验的同学们喊着口号、精神抖擞地来到操场,学生队伍中央站着两列整齐的教师队伍,格外引人注目——所有老师包括学校行政班子组建方阵,校长书记带头,站在全校学生最中间,他们着装整洁,队列整齐,形象大方,精神饱满,党(团)员佩戴党(团)徽,为学生树立了良好的示范榜样。上城区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项海刚用嘹亮的口令给老师和同学整队,请同学们“向老师看齐”,号召全体教师为学生做出表率。

2016年9月,G20峰会将在杭举行。这是党和国家交给杭州的重任,也是杭州建设世界名城的历史性机遇。“办好G20 当好东道主”,学生是主人,教师是关键。教师要不断提升自我修养,亮出身份,做好表率,树好形象。“老师的状态会潜移默化影响着孩子,当他长大以后会想起老师,能留下来的一定是老师人格方面的东西。”项海刚多次提到“最好的教育莫过于感染”,教师先做最好的自己,让教师自身的示范去感染孩子,带动孩子,让孩子也善良、丰富、健康、阳光、快乐。

如何让师德教育更加鲜活,达到春风化雨的效果,需要管理者精心设计载体,从2016年起,上城区推出了“亮出身份,向我看齐”等一系列主题教育活动,引导全体教师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通过发挥广大党员干部教师的先锋模范作用,树立上城教育教师队伍的良好形象,扎实构建教育系统党建良好生态体系。

我们认为,党支部是学校的政治核心,党组织在学校发展中发挥的战斗堡垒作用越强,学校发展的动力就越强,近年来,上城区学校党组织以争做“四有”好教师为工作目标,以标准化建设为抓手,以强化支部规划化制度化建设为重要内容,充分发挥党支部教育管理监督党员和宣传引导凝聚师生的核心功能,坚持做有情怀、有温度的党建工作,为助推事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1.“四个有”让党建落地

“现在,学校党建工作有了充分的组织保障,我们不仅有人、有钱、还有专门的场地和规章制度,书记做党建工作有个方向、有了干劲、有了内容、有了保障。”杭州饮马井巷党支部书记龚钧煜说。

的确,这个评价高度概括了全方位保障对中小学党建工作的有力推动作用。

一是有章办事。党支部的13项日常工作是什么?党建工作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有哪些?基层党组织书记工作清单是什么?书记们日常要处理各种事务和矛盾,面对这些问题,学校党务工作者有时会不知所措,不清楚哪个时间段需要落实哪些任务。我们通过多次调研和意见征询,编印了《2018年基层党组织书记履行党建和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纪实工作手册》,并在全区的学校党组织中推广使用纪实记录,使上面提到的这些问题迎刃而解。它所激发的能量正在潜移默化地改变着学校党支部书记的思想观念、决策方式、行为习惯和工作方法。如今我们只要翻翻《纪实工作手册》,就知道月度、季度、半年度和年度分别要做些什么事。“小册子”发挥“大作用”,它不仅让我们清楚地了解到中央、市、区关于党建和党风廉政建设的最新规定和纪律要求,而且还理清了书记在履行党建和党风廉政建设中的各项工作,从常规工作到月度工作、季度工作、半年度工作、年度工作,以工作时间为分类依据,使用时思路清晰,与之相对应而设计的记载表则能及时记录,及时留痕,包括大小的设计也都符合随手携带,随手记录的使用需求。其实按潮流的话来总结,这就是一本时下最流行的手账,是党建和党风廉政建设的纪实手账。

二是有人办事。如何抓住干部管理这个牛鼻子,促进党建业务工作相融合,强化新时期党建工作是摆在党委面前的重要课题。党委根据学校办学规模,党员人数等设立党组织工作机构、选优配强党务工作人员,我们落实了党组织与行政领导班子成员双向进入、交叉任职的规定,将优秀的干部选拔调整到支部书记、副书记岗位,并实施双向交叉任职,党员校长担任党组织副书记,党组织书记担任副校长。同时为进一步促进党建、业务同发展,教育局党委结合校长任期制考核,实施书记、校长捆绑式一体化全方位考核。考核中根据教育系统党建工作方案,对照风景线、达标线、警示线标准,将组织、纪检、群团等党建工作和学校管理工作一并纳入基层单位正校级干部执行力考核,切实将党建工作与学校业务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考评。

三是有钱办事。教育局将党建工作经费纳入学校年度经费预算安排,专项用于党建工作和党组织活动,中小学党员按照每人每年780元的活动经费予以保障,经费开支的范围包括党员教育培训、购买党员教育书籍、慰问困难党员等方面,同时加强经费管理,重点指导支部利用好经费抓好党员培训工作,党员培训一年一般不少于32学时,党组织书记一般不少于56个学时,经费的充分保障,有效地调动了基层干部的工作积极性。

四是有地办事。整合利用学校现有场地,各校均建立了党建活动室,并统一标示和配备,要求具备会议室、党员活动室、党员档案室、电化教育室接待谈心室、图书阅览室、民主议事室等多种功能,做到布局合理、一室多用。要常态化推进党务、校务公开,明确公示项目、公示内容和公示期限,达到重点明确、内容有序的要求。

2.直接服务学生让党建更接地气

党建工作要有成效,就必须走近学生,俯下身子,倾听孩子成长的诉求,因为孩子是教育工作的主体,也是我们服务的对象,自2014年以来,上城区所有学校都开展了“为了孩子的发展,我们共同努力”走访服务活动,活动坚持教育局局机关、学校干部、党员教师三级联动,每个党员教师联系一名有特殊需要的学生,通过和学生面对面的交流,认真听取他们的心声,解决他们成长中面临的困惑。我们把孩子的成长看做是一项全社会的育人工程,联合区公安分局等六部门实施区青少年“1+6”社会助力项目,集公检法司、综治、妇联、团委、民政与教育等政府职能部门和社会公益力量的上城区青少年“1+6+X”社会助力团队协力加强未成年人法治教育工作,开展帮扶学生对象健全人格培育、行为养成教育、优质潜能发展的实践与研究,促进青少年现代公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不断深化“学法明理 潜能守护”品牌活动;开展以“上城区重点青少年群体帮扶关爱行动”实事项目;落实反校园欺凌070行动等。搭好督导专家库、学校、社区潜能志愿者库;开展专家接访及个案督导,开展志愿者系列主题培训;通过“两邀三进”(邀活动、邀面辅、进校园、进社区、进家庭),重点开展“行为失范”学生的帮扶工作,活动自开展以来,区域在校学生犯罪率一直保持零记录,个案帮扶转化率达到了90%。

3.学校党支部成为教师发展的“主心骨”

和业务相整合,拒绝两张皮,是学校党建的生命力所在,教师承载着上城教育高品质发展的使命,学校党支部要积极助力教师安居乐业,缓解教师职业压力,服务教师专业成长,我们尤其注重发挥工会、共青团、妇委会等群团组织和教职工大会的作用,形成党群带团建的工作机制,富有创意地推出“关爱教师十大行动” 计划。例如为缓解青年教师在杭州生活的经济压力,上城区创设了5家青年教师公寓,为外地来杭的教师提供低租金甚至是免租金的住所,近三年来,解决了250多位新入职教师的住宿问题,深受年轻教师的欢迎。为解决部分青年教师的晚餐问题,上城区推出了“尚食驿”安心餐点供给行动,开放三所学校的食堂,为上城有需要的教职工提供早、晚餐,让老师们吃得安心、吃得放心,有效解除了青年教师生活与工作的后顾之忧。校长老师工作中遇到烦心事怎么办?遇到发展瓶颈如何破除?上城区推出了“享餐会”,让一线干部老师有机会与局长共进午餐,表达自己的成长微心愿,局长们总是会在第一时间为老师提供个性化帮助。上城区的这些教师发展“微助力”行动,让老师们感受到了组织的温暖,激励着他们积极投身教书育人的主阵地,建功立业新时代,精业成才育桃李。

二、创新考核方式测准校长办学实绩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荀子

人们常说,有一个好校长,就有一所好学校。这话虽然有些偏颇,因为一所好学校的形成,有着诸多方面的因素。但也不开否认,校长对学校的发展确实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我们始终牢牢抓住评价这一关键机制,加强制度设计,激发校长自主办学,主动提升学校领导力,为上城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人才保障。

【链接8-2】校长办学绩效评价的转型

“过去,评价校长要综合考虑很多因素,像学校硬件、升学率、骨干教师数量、教师发表论文等等,现在不一样啦。现在,我们在众多指标中确定了关键绩效指标,那就是学生发展。学校从结果上在多大程度上促进了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及从过程上做了哪些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工作,对学生发展的贡献有多大,是衡量校长任期工作绩效的重要依据。”原上城区人民政府督导室主任周常生说。

“和原来比,现在校长的办学自主权更多的体现在“可选择性大了”。对于教育局给出的方向性制度,以前“学校要不折不扣地执行”,现在我们清楚的知道,哪些是底线要求,必须执行,哪些是校长可以根据办学的需要选择执行,可以采取“拿来主义”直接使用,可以部分使用,可以改造使用。这和以往相比,是教育局在管理思路上很大的改变。”胜利小学张浩强校长如是说。

行政过度干预学校工作以及背负无限的非办学主体责任,上级主管部门形式化的活动太多,会议太多,学校被赋予太多的与教书育人无关的社会职能,要求学生“小手拉大手”,超出了学校的功能,上级的要求太细、办学空间太狭窄,学校缺乏活力、不考虑校际差距的行政指令等,成为了校长们的“吐槽点”。2009年开始,上城区大力推进干部管理变革,按照底线管理的思维,结合学校发展规划完成度,构建了“发展性评价+执行力考核”为内容的校长综合考核评价体系,科学开展校长实绩研判工作,提高了干部管理工作的信度和效度。

1.任期目标责任制让绩效看得见

“校长是领导手里的A4纸,学科才是我的教师资格证”,这是许多校长爱开的玩笑话,但也体现了由于任职变化快导致校长无法深入推进工作的顾虑,为了彻底解决这一问题,只有充分信任校长的担当和能力,以任期的方式确定校长在一所学校的任职年限,校长才能充分“施展拳脚”。 2008学年起,我们在上城区各公办初中先行试点校长任期目标责任制,2009学年在全区各中小学、幼儿园中全面推行。截止到2018年,已经完成三轮中小学、幼儿园校(园)长任期制的目标考核工作。我们明确校长任期为4年,在同一所学校的连任,一般不超过两届。

受聘校长根据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要求,结合学校的具体实际,和学校班子成员共同制定学校三年发展规划和任期内具体目标。我们依据任期目标,在每年的6月对所有的校级干部进行民主评议。每一位校级干部根据任期目标分阶段实施情况,向全体教职工进行口头或者书面述职。述职的主要内容包括德、能、勤、绩、廉等方面。教职工按照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原则,当场对校级领导干部进行全面评议。其中,对满意率低于70%的校级领导干部,学校教代会可以视具体情况向局党委提出诫免或罢免建议。一年一度的民主评议工作,使校级领导干部进一步认清办好学校必须紧紧依靠广大教职工,必须充分调动广大教职工主人翁的积极性,述职是校级干部交给学校教职员工的年度答卷,评议是学校教职员工对校级干部年度履职的综合评价。

每年,我们都会结合学校三年发展规划的落实情况,进行发展性目标评估与考核,作为对正校级干部考核的一部分,发展性目标是学校个性化发展目标,也是学校自主发展、以校为本的具体体现。它具有选择性、个别化的特点,主要从校长的办学思想与学校管理、课程建设与课堂教学改革、干部与教师队伍建设、教育科研与办学特色建设等方面进行。考核情况作为校长任用评价的重要依据。

每次任期换届时,我们都会综合运用了考核与评估、定量与定性、过程与绩效、体制内与体制外、自评与上评、线上与线下等手段,对任期届满的校(园)长,我们对校(园)长任期内目标完成情况及履行职责情况进行全面考核。通过随堂听课,考察其课堂教学能力;组织教研、德育、教师培训活动,考察其组织协调能力;分管领域工作汇报或课题研究汇报,考察其管理创新能力;管理案例交流,考察其服务师生能力。这样的一种多维考评机制,不仅有利于党委班子更全面细致地摸清校长们的管理能力,同时也是一种面对面的悉心指导,通过谈心谈话,大家共同对任期工作进行“复盘”,在反思中为校长职业生涯走得更好发挥了积极作用。

2.执行力考核让教育底线有保障

规范办学和自主发展是教育健康发展的两个方面,为了提高校长的规范办学的自觉性,确保区域教育事业发展的底线不被突破,2014年开始,我们开始实施正职校级干部执行力考核。重点考核校长在执行校园安全、党风廉政建设、课程设置、招生纪律等底线要求的执行情况,为了充分发挥学校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将党建指标纳入正校级干部执行力考核内容,对校长书记的考核采取捆绑式一体化方式进行。

我们对中小学、幼儿园党政主要负责人行政执行力的考核,主要从综合管理工作、教育教学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经费后勤管理、党建群团建设、民主评议等六个方面进行。以年度为考核周期,即每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正职校级干部根据《上城区教育局基层单位正职校级干部行政执行力考核评价表》对上一年度的管理行为和指标内容进行自评,由分管局领导和相关科室进行复评,确定考核结果。

2016年,我们对行政执行力考核方案进行修订,突出了对落实党建主体责任的考核,主要从纪检、组织、群团及特色与创新四个方面的工作进行考核。

2017年,在考核中加大了综合管理工作的分值,明确了要重视学生综合素养的整体发展,幼儿园加强了对优质保育、质量提升、推进区域重点课题“星级家长执照”工程以及对幼儿园非编教师的管理等方面进行考核;在经费后勤管理方面,考核程序更加规范,考核内容更加细化;党建工作考核采取局领导带队、基层党支部书记组成考评小组,以自评、互评、综合评议等方式,将各项考核工作落实到位。

三、把教育经费的每一笔钱用到事业发展的关键处

教育投入是支撑国家长远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投资,是教育事业的物质基础,是公共财政的重要职能。要健全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集教育经费的体制,大幅度增加教育投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尽管经费不一定能解决教育的所有困境,但没有经费保障,教育之路一定步履维艰。改革开放40年来,江浙地区领先的经济发展,也让这里的教育保障有了充实的家底,上城有幸,地处三吴都会,吴山脚、西湖旁,良好的文化底蕴,更添充足的经费保障,为上城建设美好教育提供了土壤和阳光。

【链接8-3】从两张图看上城的教育投入

上图红色数据是上城区财政的教育投入,对教育投入的“倾向性”可见一斑。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是上城区教育经费的主要保障,2015-2017年,上城区不断增加教育投入。2015年86816万元,2016年92450万元,2017年98532万元。公共财政教育经费(教育事业费+教育费附加)也逐年增长,2015年68346万元,2016年73675万元,2017年89716万元,这几乎占了上城区财政可支配总收入(约30个亿)的三分之一。

这张图是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的情况,说得通俗一点就是:每一个在上城就读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的孩子,2017年政府分别为他平均支出了:15491元、16832元、28303元、33404元。

从以上两张图不难看出,近年来上城区政府在财政投入方面对教育有明显的“倾向性”,充分保障上城教育的高位发展。义务教育的经费投入,80%以上来自区级政府。区级政府又将主要的可支配收入投入到教育领域。就拿每年的政府预算来说,很多地区都是其它政府部门的预算排好之后,剩下来的财政收入就安排给教育预算。可上城区每一届区委区政府的领导都将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做到教育法规定的“三增长两提高”,总是把教育事业发展的预算先安排,教育增长要求的预算先考虑。

区政府把经费重点投入到教育事业上来,那么上城教育又重点将经费投入到哪些关键点上?首先是老师保障与提升,其次是与学生相关的领域(其次是学生学习生活的有效保障),第三是近年来急需解决的短板。

1.让教师生涯更有幸福感

教师永远是美好教育的核心要素,保障老师的学习力和幸福力永远是我们经费投入的首选。2017年,上城教育10.46亿元的支出其中67%是用于与教师相关的投入。我们设立了的“教师关爱十大行动”,青年公寓让外地年青教师在杭州住下来,“尚食驿”解决很多教工的晚餐问题,“微心愿”实现了部分教师的教育小理念……在教师专业成长方面我们在原有教育培训经费不变的情况下,又推出了五阶段教师成长激励计划,为此每年专门列支2000万元,设立名师、名校长工作坊,培养优秀教师;评比五阶段教师,奖励优秀教师、班主任、校长。

2.为学生发展提供坚强后盾

学生学习生活的有效保障,是我们美好教育的现实要求,学生成长离不开标准无害的运动场、多元展示的学习空间、先进“费钱”的信息技术设备、艺术、美术、科学装备,这些教育教学的标准配制,规定动作对于上城教育来说已是常规。在2017年5月,突然热浪袭击杭州,网上热传,世界上最热的地方不是非洲,而是杭州的学生教室。正因为我们本着以孩子为本的教育保障思路,早作准备,上城75%的教室装有空调,为此我们没有收到一份投诉,反而得到媒体的表扬。

前些年,我们学前教育投入不足,随着二孩政策的实施,入园矛盾日益加大,所以近三年来,我们在学前教育上的投入逐年增大。2015年,我区学前教育预算内事业经费支出为6165万元,占同级教育事业经费支出的11.71%;2016年,我区学前教育预算内事业经费支出为7342万元,占同级教育事业经费支出的12.20%;2017年我区学前教育事业费支出为9584万元,占同级教育事业经费支出的12.33%。

3.抓经费筹措补齐发展短板

除地方财政的正常投入外,上城区还利用良好的人文公益环境在2005成立了上城区教育基金会,以“汇入方涓流,襄教育伟业”。从刚刚结束的第三届杭州市上城区教育基金会成立大会上获悉,2011-2017年基金会共募得经费1.7亿元,六年间将近1.4个亿用在资助上城教育的各项公益事业,其中受资助、奖励的教师学生13万人次,受资助的科研、课程、研修项目200余个,形成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在一次交流会上,紫阳小学的毛老师深情表达道:她作为一名普通教师,一个工薪家庭,从来不会奢想能有到国外大学进修培训的机会。但基金会的海外研修项目,给了她半年的出国学习机会,让她的视眼更开阔了,通过这次研修,她的教育教学水平有了质的提高。正如第三届教育基金会的丁会长所说,我们基金会要重点服务上城教育那些财政惠及不到,但又是教育急需要求的好项目。

经费保障对于教育,就像水与农场的关系。没有充分的水资源作保障,农场里的任何作物都将面临枯萎甚至死亡的危险,硕果累累、生机勃勃只能是奢望。但如今,在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教育的农场已迎来春天的景象,教师、学生正面向阳光,蓬勃生长。不过,假如我们的水利保障系统能做得更好,就像现代农业用上物联网技术,能智能地调节阳光、水与庄稼的供给。我们的经费保障系统也能从教育的优质均衡出发,建立教育经费的“节水滴灌系统”,解决经费使用效率不高的问题,建立经费使用的“经费绩效评估系统”,有效提高经费的配置合理性。那么,教育这方天地里,所有的生命都将找到属于自己的阳光雨露,在教育之路上披荆斩棘、积极向上、蓬勃发展!教育必将以更美好的状态存在!

四、依法督导助力现代学校发展

应当仔细地观察,为的是理解;应当努力地理解,为的是行动。——罗曼·罗兰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教育督导制度和监督问责机制也在不断完善。在上城区,也建立了一支专职与兼职相结合的督导队伍,坚持督政与督学并重、监督与指导并重。通过加强义务教育、学前教育的督导检查。强化依法办学,落实党和国家的各项教育法律法规、政策,为上城的美好教育提供了有力的监督保障。

【链接8-4】一次专项督导的效果

2017年11月发生红黄蓝虐童事件爆发后,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印发紧急通知,要求全国各地立即幼儿园规范办园行为专项督导检查。上城区教育督导委员会迅速行动,全面启动上城区幼儿园规范办园行为专项督导工作。本次督查的重点是对全区22个幼儿园40个园区进行上城区幼儿园规范办园行为全覆盖的专项督导。督导委员会组建由相关职能部门参加的6个督导组,围绕《幼儿园办园行为督导评估办法》的具体要求,逐一检查了各幼儿园的办园条件、安全卫生、保育教育、教职工队伍和内部管理情况,还重点了解了教师师德师风、依法执教行为和保育员队伍的日常培训。同时,上城区全体幼儿园责任督学也迅速行动起来,开展点对点的入园督导,督学们一方面组织幼儿园全体教师认真学习相关文件精神,另一方面指导幼儿园开展细致的自查工作,及时排查园内隐患,确保无违规行为。一周后,上城区22所幼儿园均已完成自查工作,督查组和责任督学也并向区教育督导委员会提交评估材料。本次督查工作显示,上城区幼儿园总体办学规范,未发现违法违规行为,对于督查中发现的个别隐患,我们提出了明确的工作要求,责令限期整改到位。

本次督导为上城区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为落实国务院关于要求全国各地立即幼儿园规范办园行为专项督导检查教育的批示,组织的专项督导。整个督导过程作用明显,成效显著。

我们认为教育督导工作,既是一个传导外部压力的过程,也是一种激发内生动力的过程。基于这样的理念,一方面要帮助学校尤其是校长找准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突出督导的严肃性,从严要求、从严把关。另一方面,更要突出沟通的及时性,对督导中遇到的普遍性问题,及时通气、共同商量。这些工作做好了,才能让学校认真对待问题,积极落实要求,形成上下齐抓、内外联动、活力迸发的良好态势。

1.开学视导是检查更是服务

上城区历来重视开学视导工作,因为我们认为万事开头难,开学工作井井有条,一学期的工作就有了良好的基础。每学期,结合开学视导,督导办会在全面了解区域内54所学校的开学工作准备、深化作风建设、校园安全防范、规范办学行为、课程建设等工作情况后,邀请区四套班子领导和教育局机关、教研员、区督学一起入校,以校园观察、随机听课、师生座谈、听取汇报、互动交流等形式,全面了解学校的开学情况,体察了解学校办学面临的问题。开学视导结束后,督导办还将汇总学校提出的困难与问题和对教育局工作的意见建议进行分类梳理,以文件的形式,发给各科室、直属部门,要求各科室主动对接学校尽力统筹资源予以解决,学校对办理结果的满意度将纳入科室的年度考核之中。

2. 从怕督导到盼督导

重视发挥责任区督学的作用是上城教育督导工作一个亮点。早在2014年,上城区就把全区督学进行任务包干,所有学校门口都有一块公示牌,责任督学的照片、姓名、职责、电话一目了然。在责任督学的工作方式方面,上城区一直按照“专业引领,过程指导,以项目研究导助学校发展”的理念,以服务学校发展为目标,不断创新工作机制,走出了一条具有上城特色的责任督学挂牌督导之路,2016年12月我区被评为全国首批中小学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创新区。2017年,上城区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进行了第七届责任督学的改选工作,在本教育系统选择熟悉国家教育方针政策、有较高的业务管理水平的校级领导或研究员中重新聘请了责任督学,做到每一所学校(幼儿园)都配备一位责任督学,以“常规督导、成果提炼、学校认可、自我提升、工作特色”五大指标为工作职责,要求督学利用常态入校督导的契机,即时监督各校规范办学情况的同时,也引导学校提炼特色项目,挖掘学校典型榜样和先进经验,同时利用学校网站,微信公众号形式进行广泛宣传,真正实现提升学校特色发展的功能。

3.专项督导精准聚焦教育关键问题

自2014年开始,上城区结合学校三年发展规划的推进,将综合督导定位于学校的三年发展发展规划阶段性评估和终结性评估上,以发展性评估推动学校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对于各类学校都需要高度重视的底线刚性工作,上城区充分发挥专项督导的作用,组织责任督学和相关科室深入督导学校,有计划、有目标地开展专项督导。近年来,上城区一方,强化了学校安全专项督导检查,督促各学校进一步加强标准化学校建设,配齐安全设施设备,加强安全工作管理、健全安全工作体系,确保校园安全。另一方面,根据工作需要,及时开展校园周边环境整治、校园欺凌、食堂安全等专项治理,积极维护校园秩序,努力使校园成为学生成长最阳光、最安全的地方。比如2018年1月,为全面学习贯彻《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的相关要求,督导办决定在全区中小学开展教育教学专项督导,采取“学校自查,责任督学督导,区域督导”的形式,深入督查学校教育教学细则、管理监督机制两方面共6个指标内容,全面监控区域内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发展现状,有效监督了学校的规范办学行为,同时推进了学校管理机制建设。

五、构建多元参与的教育公共服务新体系

办出高质量、现代化的教育,必须要有科学化、规范化、高效率的保障机制。无论是我们的经费投入、发展手段还是管理方式,都面临升级换代的任务。—— 陈宝生

教育是政府公共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千家万户的利益,教育的改革又非常复杂,教育行政部门要更好地履行职责,成为服务型政府,就必须从大包大揽转向为多部门、社会、公众等多元参与的协同治理,这就要求我们调整好自己的角色,建立健全多方合作协商机制,对于推进区域教育现代化来说,越来越重要。

【链接8-5】协同整治规范校外培训机构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教育成为人民群众高度重视的事业,校外培训行业也呈现井喷式发展。在满足中小学生多元化教育需求的同时,部分校外培训机构也存在违法违规经营、应试超前教育、逐利性过强、风险多发易发等问题,影响了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造成学生课外负担过重,增加了家庭经济负担,社会反响强烈,在市、区级意见建议中都有所反应。上城区在规范校外培训机构的整治中,成立以分管教育副区长为组长,街道及教育、公安、市场监管、城管、消防等12个主要责任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专项工作领导小组;组建“上城区校外培训机构整治工作”QQ群和微信群,变“多头管理”为“综合治理”,通过两个“群平台”同步高效协调跨部门重要事项;各部门确定“专室”和“专人”负责具体整治工作,有效落实联合整治实施方案,严格按照时间进度完成各项联动督查。积极高效地完成阶段性治理任务,成果显著。截至目前,共完成辖区内485家疑似“无证有照”非法办学机构以及“无证无照”的第一轮拉网式排查,排查71家文化类非法培训机构。

加强对校外培训的整治,是城市中小学生减负工作的重要举措,过去由于部门之间的协同联动不足,各自为政,导致整治工作成效始终不够理想,出现按下葫芦浮起瓢的尴尬局面,但2018年,在分管区长指导下,多部门联合行动,通过精准化操作,螺旋式推进,终于解决了非法培训机构屡禁不止的顽疾。

1.多力合一抓育人

抓好教育工作,不能单靠教育抓教育,必须加强区域各职能部门之间的力量统整,在大投入、大数据时代,没有比部门之间的协调更为重要的,教育改革的推进往往不在于教育局一家的努力,更多的时候要依靠职能部门之间的协同配合,区域层面一定要建立好教育(学校)和职能部门、街道、社区三级联动机制,教育要发挥好牵头作用,各个部门也要各负其职,各尽其责,群策群力地抓好区域教育工作。比如,我们抓学校周边的综合治理工作,区委亲自关心,提出的“八力合一”绿色护校机制,即公安、交警、城管、市场监管、学校保安、值日老师、家长志愿者、社区特保组成的护校队伍,共同呵护孩子的健康成长,按照部门联动的思路,即公安、交警、城管、市场监管、教育等相关部门建立联席会议工作机制,建立辖区单位微信群、QQ群,定期开展会商沟通,共同研究当前学校周边环境状况,共同加强学校周边安全整治。今后,我们还会将育人的更多领域持续加强和职能部门的配合,发挥更多的协同性,在相互支持配合中真正提升教育治理能力,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撑起一片蓝天。

2.让专业力量提供专业性服务

政府职能是不能推卸的,但是教育服务的方式是可以多元的,可以直接提供,也可以间接提供,运用教育经费向高校或者社会专业机构购买服务,就是一种间接提供,事实上,在教学研究、教育信息化推进、教育质量监测等领域,专业机构具有越来越明显的优势,但委托高校或者专业机构开展服务,不等于教育行政部门或者教科研部门就可以做甩手掌柜,而是要强化与高校、专业机构的互动,提出清晰的服务需求,共同设计改革创新项目的顶层设计,并在项目推进中不断校正方向,相互配合发挥好各自作用,让高校、专业机构的研究更接区域教育的地气,在整合推进中提升了教育行政人员的专业能力。2009年至2014年上城区教育局和北京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开展了为期5年的战略合作,在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核心目标的理念支持下,提出了区域教育质量提升的框架方案,并针对机构改革、发展性评价、教育信息化改革、学校规划管理等领域开展实践研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这一项目的实施,不仅以新的方式提升了区域教育质量,同时在探索区域走向教育治理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3.让家长参与学校教育

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满意率,是评价政府服务效能的重要标准,有调查显示,在一些区县,农村学校的硬件水平和师资水平明显没有城市高,但村民对教育的满意度却显著高于城市,这说明,越是在经济社会发达的中心城区,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期待值就越高,尤其是对个性化、差异化教育的愿望越来越强烈,面对这一变化,教育行政部门一定要持更为开放包容的态度来办教育,让群众参与到教育中来,就如许多父母辛苦操劳家务,子女还是不满意,因为子女没有参与,就不会感同身受。所以要办群众满意的教育,就一定要让群众参与,否则就很难满意。

教育服务提供者要和家长之间建立协商关系,利益诉求机制和利益协商机制,要根据家长意见改进区域教育或学校教育的决策机制,只有这样,许多矛盾才容易解决。例如,上城区每年在研究年度工作思路的时候,都会召集不同层面的群众意见征询会,积极听取大家对教育工作的合理化建议,收到了很好的社会反响。又比如,针对不同成长阶段的家庭育儿困惑,上城区推出了星级家长执照工程,以在线学习的方式,为家长提供科学育儿的锦囊妙计,让“为了我们共同的孩子健康成长”这一教育理念落地创建了沟通载体。实践证明,只要教育行政部门、学校、民众加强沟通互动,无论是教育决策或者协同育人,只要形成共识,就具有一定普遍约束力,这对于推动区域教育品质发展是有利的。

来源:杭州网  作者:  编辑:实习编辑 王玥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