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涛:时刻准备着 我是不愿停歇的“比赛专业户”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19-09-16 14:28:13 星期一   

两年一届,只有全国最顶尖的选手能代表国家参赛。在所有技能人才心里,能参加世界技能大赛是莫大的荣誉。

想要参赛可没有那么容易。2015年,在第43届世界技能大赛的全国选拔赛中,黄涛以全国第一的成绩,进入国家集训队。除了吃饭、睡觉,其余时间黄涛都在车间训练。到了赛前一两个月,训练强度更猛了,每天训练16个小时以上,晚上12点以后结束都是家常便饭。很可惜,黄涛在二进一的选拔赛中落选,没能代表中国参赛。

一年后,黄涛再次以全国第一的成绩进入国家集训队,重新踏上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的征程。

世界技能大赛要求车身钣金修复厚度的误差不超过1毫米,相当于一张白纸的厚度。修复中如果手抖一下就会导致整个车部件的误差加大。

为了做出完美的工件,黄涛进入“疯狂训练”模式,最长一次60多天没出过校门。训练用的工具都非常重,连续地进行钣金修复,对臂力和体力都是极大的考验。在高温酷热的天气里,全身上下也要裹得严严实实。因为持续的高压训练,在选拔赛决赛冲刺阶段上,黄涛的身上一直都贴着膏药缓解疼痛。

对面强手如林,黄涛还是没有成功。“刚开始肯定有失落,但反过来想,说明我有提升空间,反而能让我成长得更快。”黄涛觉得这也是一次机会,“一场比赛,能力、意志力、心态缺一不可。这次没比好,赶快调整过来,下次再努力。”

从学生变为老师

他有一套自己的教学法宝

在21岁那年,黄涛走到了人生的岔路口。毕业在即,是留校当一名钣金老师,还是去待遇更好的对口单位。毫不犹豫,他选择了留下来。“钣金专业的成本很高。材料需要每天换新的,随便一块模拟门板都要上千元,工具也都是顶尖的,非常贵。学校培养我的花费超过了七位数,我很感恩,也想留下来回报学校。”

原本,黄涛的办公室在行政楼,离学生们动手操作的实训楼有10分钟的路程。为了节约时间,他在课堂隔壁放材料的仓库整理出了一块空地,放了两张桌子。一来可以让学生在课间休息,二来自己也可以在这里办公。

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的一套“教学方法”,黄涛的“法宝”则是记笔记。“训练就是重复一样的内容,怎么才能进步?当然是看之前写的,找差距、找不同。”黄涛要求学生,将每天的训练心得、重点难点、修复方案、数据统统记录下来,并时常翻阅巩固。而他自己也将这个习惯从学生时代,保留到现在。当然,现在黄涛的笔记本里,更多的还是教学内容。“每天都会写上一、两张纸,现在我的笔记本已经有满满一箱了。”

如今,他的学生已经斩获了一个又一个国家、省、市各类技能比赛的好名次。而他还在比赛这条路上不断奔跑,并取得了不少荣誉:浙江省技术能手、浙江省青年岗位技术能手、全国青年岗位技术能手……为什么能不停地参加比赛,他说自己一直在时刻准备着。


来源:每日商报  作者:商报记者 骆静怡 摄影 张帆  编辑:王玥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