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齐码放着文件的办公桌边,戴眼镜的斯文男子安静端坐,娓娓而谈,角落里放着的一顶草帽,有些格格不入。
这不是穿越,草帽的主人,是余杭区农业生态与植保总站站长沈建国。
打他座机约采访,连着两天都是无人接听状态,好不容易打通:“这两天我都在村里,5月到11月是最忙碌的季节,每周都要下两三次田。”电话那头,沈建国颇为抱歉地解释。
农作物生病就找他
说到沈建国,余杭的农户都知道,田里农作物生病了,找他就行。
作为余杭区的首席农技推广专家,他每年至少有三分之一的时间下乡入村,开展农业生产指导和技术培训。
出生在良渚农村的沈建国说,家里世代都是农民,从小对学农务农有一种自然的亲近感,和农业的缘分也许是与生俱来。
1983年高考,沈建国的第一志愿就是浙江农业大学土壤农化专业。那些和青春有关的日子里,他都和农技书本为伴。
1987年毕业后,他来到余杭参加工作。近25年来,一直工作在农技推广工作的第一线。“也有机会去别的岗位,但是在这里20多年,对农村很熟悉,也有了很深的感情。”
2000年,他取得高级农艺师职称,也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探索稻鸭共育的“余杭模式”
稻鸭共育、水稻免耕直播等技术推广,一直是沈建国工作的重心。
2003年以来,余杭引进试验稻鸭共育新模式,建立了稻鸭共育示范园区。稻鸭共育这项原本由日本科研人员发明的技术,在他的悉心研究下,走出了一条“余杭模式”的发展路子,带来了经济和生态双重效益。
让鸭子和水稻共生共育,因为水稻叶面上有小刺会刺伤鸭舌,而稻田中的杂草没有刺,这是鸭子只吃杂草和虫子而不吃稻叶的原理。
同时,鸭子进稻田,吞食稻飞虱、稻叶螟等害虫和稻田里的杂草,可以减少农药投放。排出的鸭粪还是优质的有机肥,能减少化肥的施用。
余杭的稻鸭共育,要比全年种一季稻增加经济效益500元/亩以上。
而且,余杭的水稻90%以上是直播、间播或点播。而其他地区的水稻,仍是以插种居多。水稻免耕直播,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余杭镇下陡门村的种养大户王阿牛,承包了200亩地。但是田很瘦、草很多。沈建国实地查看后,开出全面布局、稻鸭共育、水旱共养的方子。
王阿牛家自从开始稻鸭共养后,年收入都超过15万元。经过轮牧放养的鸭和鹅,肉感和品质都要比圈养的好,销路不成问题。
近几年来,沈建国先后获得“杭州市先进科技工作者”、“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推广奖”等荣誉,他说,这些荣誉已经远远超出了自己的想象。当年大学学农,纯粹因为喜欢。不承想在农技推广这个行业,一干就是25年,而且还将一直延续下去。
“因为热爱,才可以坚持这么长时间。人不可能永远年轻,却可以一直拥有理想。”他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