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变呼唤改革,改革加快转变,中国将迎来更加充满希望的明天
今年1月,德国《柏林日报》刊文提出,中国是一个正在接受考验的“超级大国”。
中国并非超级大国,但中国的改革确实经受着新的考验。最大的考验就是如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从投资拉动转向消费拉动,从依赖投资出口转向依靠扩大内需。
在代表委员的记忆中,1995年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在“九五”计划的建议中,就将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作为具有全局意义的两个根本性转变之一提了出来。
2007年党的十七大上,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改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涵盖了更为广泛的内容。转变初见成效,但并非尽如人意。
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说得很实在:既然考核干部那么看重GDP,那么地方政府怎么会不大上项目、大干投资呢?既然我们的资源价格定得那么便宜,企业为什么不扩大生产和出口呢?既然收入不高、医疗教育开销那么高,群众怎么敢放手消费呢?不少地方沿用这样的模式发展30多年了,已经习以为常。
多年研究中国改革的迟福林委员,最近出版了一本新书《第二次改革》。在两会上他呼吁最多的也是第二次改革,即以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的第二次改革,包括经济、社会和行政管理等方面的体制改革。
迟福林委员说,从改革开放之初开始,中国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是第一次转型、第一次改革,目的是打破旧体制对生产力的束缚。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第二次转型、第二次改革,就是继续坚持市场化方向,建立一个公平可持续发展的体制机制。
推进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战略性调整,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环保收费改革,推进财税体制改革……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几项经济领域重大改革,无不是围绕着经济转型这一重大主题。
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户籍制度改革、教育改革、医疗改革……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的社会领域改革,体现着公平与正义,顺应社会转型要求。
更为重要的是政府转型。两会代表委员普遍认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着重解决政府职能转变问题。
“以政府转型为主要内容的行政体制改革,越来越突出。政府特别是地方政府的职能,应该由主要搞经济建设转向提供公共服务公共治理。”迟福林委员说。
转变,不会在一夜之间发生,但要从脚下起步。2010年,“十一五”规划全面实现之年,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调奏响。
转变,立足当前,更放眼未来。“十二五”规划正在酝酿当中,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开创的将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更加充满希望的明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