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王大伯说,这间宅子有100多年历史,清朝时候,到吴山朝圣拜佛的和尚和尼姑便拿它当歇脚之所,住的里面,后来,房子才成了私人住宅。里面类似于四合院的结构,房子的墙都有70多厘米厚,让它100多年来仍能不惧风雨。王大伯说,有一年,他整修房子,还在客厅的地下发现了一个地窖,四壁是用石灰和糯米刷成,他猜这个地窖可能就是前人的冰箱。
最有特色的是,当属王大伯家的门,猛一看,是普通古宅那种圆环把手的两扇拉门,但仔细瞧的话,右门里还有个约1.2米高、半米宽的小门,平时王大伯只从这个小门进出,只有家里来了客人时,他才会开大门。小巷的生活,连进出门都颇为讲究。
市区里给你套大房子,现代化的,搬不搬?老张与王大伯的答案都毫不犹豫——不搬。当然,即便只在四牌楼呆了2个小时的我,对这个答案也是早有准备。
在这条130多米的小巷里走,耳边传来的不是叫卖声,便是咿咿呀呀的戏曲,老人们慢慢悠悠走在路上,手里拿把扇子,腰间别个收音机,他们的目的地或许是早餐店,或许是茶馆,或许是抬头就能望见的吴山,噢,对了,老杭州人喜欢叫它城隍山。
77岁的王大伯在四牌楼住了大半辈子,说起小巷生活可谓如数家珍,他掰着手指头,向我详细说了住在这里的几大好处:“首先是空气好,市区里污染太重,而这里环境清新;其次是地理位置好,住在这不仅上山方便,还远离闹市区,清净悠闲;最要紧的是小巷生活氛围好,街坊四邻都能互相照顾,谁家热水没了,谁家做饭欠点葱花,喊一嗓子,邻居马上就给你送去。”
依我这住钢筋混凝土楼房的人来看,这第三点着实说到了点子上。老张坐着晒太阳的地方,是家对面的一块空地,他身后满满当当的摆了一盆盆的花草,有月季、蓝莓、茶花、丁香、腊梅等,总共100多盆,全是老张养的。
说起来这也是别人家的窗台下,但对门知道老张是爱花之人,也不介意这些花草“侵占”自己领地。
老张的家门口挂了块小黑板,上面写着“补衣服、修拉链、卖花”,老张说,这是他老伴搞的“副业”,“当然了,也会收点小钱,不过主要是邻里间图个方便。”
像四牌楼这样的小巷,这一带不只一条。以鼓楼为起点,十五奎巷以南,万松岭隧道以北,中山南路以西,紫阳山麓以东,这块占地约4万平方米的范围,纵横交错的容纳着23条小路或小巷,统称“御街二十三坊”。
这些坊巷分别是:十五奎巷、晓霞弄、井弄、茶啾弄、丁衙弄、城隍牌楼、四牌楼、察院前巷、察院前支路、勤远里、周衙弄、大马弄、花生弄、元宝心、方井弄、丁衙巷、瑞石亭、燕春里、太庙巷、白马庙巷、高士坊巷、严官巷、严官巷上山道、泗水弄。
它们大多得名于南宋时期,坊巷内的很多院落都是清、民国或新中国成立初期建造的,街区内保留着乾隆上山御道、施公庙、普福庵等不少历史遗痕。
2011年8月,杭州启动了“御街二十三坊综合保护工程”,将部分建筑的外观从新修缮,还原了南宋风情,还增设了仿古披檐、古井边的洗衣台等,让老杭州的生活气息得以保留。
如今这里差不多每个院内都有一口井,居民仍在使用,但井水大都用来冲凉或洗衣服,并不饮用。综保工程后基本家家都通了水管,有了自来水。另外,几乎所有人家都有了现代式的厕所,过去那种走100多米路去倒马桶的情景不大见得到了。“有些现代化的东西确实方便,我们也很乐意用”,年近六旬的老张说。
幸福的小巷就是这样,在现代化的世界里,保留着自己的清新与生活气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