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口
如何通过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切实提升老百姓的满意度?从技术上讲,我们要让数据多跑路,让老百姓少跑路、不跑路;而从服务上讲,只有在办事效率、服务细节上着手,不断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才能赢得了老百姓的赞誉。说白了,态度决定一切。
昨天上午10点,祥符派出所户籍大厅里,50多岁的邵大姐来办落户业务。邵大姐家是拆迁安置户。按照规定,拆迁安置户办理落户,需要凭房产证迁移户口。邵大姐手上有拆迁协议,可以凭此落户,但还需一张房产证未办出的证明。证明怎么办?邵大姐不明白。
辅警王山英查阅了邵大姐的材料,一旁的民警谢钧则帮忙联系了街道,又对接拱墅区城市建设发展中心。几个电话之后,邵大姐接过谢钧写好的字条,证明办理流程一目了然。
大厅另一头的身份证业务窗口,辅警郑颖忠正帮一位80多岁的陈奶奶补办身份证。
5分钟不到,材料受理查验完毕。陈奶奶一脸笑意:“我腿脚不好,一直拖着没来补办,想不到原来这么方便。”
走进拍照室,民警开始为陈奶奶拍证件照。
“阿姨,你等一下。白头发容易曝光过度,我们稍微调一下。”民警调试了一下相机,然后看着陈奶奶,“阿姨,靠右边坐一些,下巴提一点……提太多了……好,好,先不要动……神气!”
昨天上午11点多,40多岁的陈先生来到居住证业务窗口办理居住证续签。陈先生有多套商住两用房,按规定,办居住证续签要带着房产证,但他没带。
辅警陈莺耐心解释:“你原先的居住证超期400多天,你搬到祥符街道后也没做过居住登记,这次我们帮你一次性做掉。你也不用去拿房产证了,我们从系统里帮你拉出来。”
不到15分钟,陈先生便办好了居住证续签业务。“谢谢你们这么热心,省得我自己跑了。”陈先生笑了。
昨天下午2点半,陈女士带着2岁的孩子走进户籍大厅,打算给孩子办理居住证。就在陈莺与陈女士交接材料时,婴儿车里的孩子哭闹起来,陈女士赶紧抱起孩子来哄。
隔壁窗口的谢钧看见了,便隔着柜面逗孩子开心:“来,爷爷给你糖吃。”
拍摄证件照时,孩子在照相机前摇头晃脑。陈莺拿出了常年备着的小玩具,转移孩子注意力。很快,孩子安静了下来,拍照顺利完成。
“小朋友,这是你人生第一张证件照,要用很多年哦。看看,帅不帅?”陈莺端着相机说。
家门口
做邻居也是一种缘分,家门口的日子说到底是左邻右舍一起过的,共同的生活需要大家一起维护。邻里有矛盾,大家一起解决;谁家有困难,大家一起帮衬;社区有事情,大家一起上阵。
“各位居民,关好门窗,严防小偷……”每晚7点,吴牙社区都会响起安防提醒声。这个传统已经在社区延续了18年,一群“安全巡查员”如今另有重任。
吴牙社区所在的长庆街道地处闹市,旧小区集聚,人流量密集。2年前,由长庆派出所牵头,吴牙社区成立了安委会。安委会刚建立那会儿,只有15名成员。2018年至今,40多家单位加入了安委会和巡防队伍,安委会规模达到近200人。
周志良是吴牙社区安委会的成员,有一天晚上,他突然接到一位老太太的电话,说老伴发烧,得去医院,可子女不在身边,无人帮忙。周志良二话不说,叫上小区保安就赶了过去。到了医院,医生表示老人得留院观察。周志良帮老人买好生活用品,忙到夜里11点半才回家。几天后,老人要出院了,子女还是没法赶回来,去接老人回家的,还是周志良。
不久前,周志良收到一封信,信是那位老太太写的,不过一两百字。老太太告诉周志良,她的老伴已经过世,弥留之际还念叨着热心的“周队长”。看着信,周志良感慨不已:“我们安委会成员都是普通居民,邻居有困难,我们一定会去帮,这就是我们安委会成立的意义啊。”
除了邻里互助,吴牙社区安委会还是民警的好帮手。前阵子,长庆派出所接到报警称,有居民的电动车停在路边被偷了。民警调查后发现,嫌疑人居无定所,要抓到他还有点难度。没想到,过了没几天,嫌疑人落网了。当天,嫌疑人走在路上,突然被一群神秘人团团围住,根本脱不了身,而这群神秘人正是吴牙社区安委会成员。原来,接到嫌疑人相关信息后,安委会成员便分头行动起来,搜索嫌疑人踪迹,果真被他们抓了个正着。
吃饭的时候,牙齿还会咬到舌头,天天抬头不见低头见,邻里间难免也会有矛盾。安委会成员的另一项任务就是当好“老娘舅”,替社区居民排解纠纷。因为安委会成员大多是社区的老居民,谁家住哪幢楼,谁家情况如何,大家心里都有数。但凡需要“救火”,安委会成员总能够第一时间出现。安委会成立至今,已替社区居民解决矛盾纠纷近300起,解决各类问题、困难1580余件。
派出所牵头,居民共建共治共享,吴牙社区居民的家门口,怎能不平安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