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公报指出
——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
绿影绰约、山水勾连,条条绿廊在城乡大地绵延舒展,苍苍翠微与人一路相随……“十三五”规划纲要明确,到2020年,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取得成效,国家生态安全得到保障,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相适应。
五年来,杭州始终以打造“蓝绿交织、水城共融、覆盖城乡”绿道网为抓手,串联城市自然山水人文,服务百姓休闲游憩健身,促进城乡绿色协调发展,让人民共享生态文明建设成果。
截至2020年10月,杭州已建成环湖、沿山、沿江、沿路、沿河、湿地、公园、乡村绿道8种类型约3685公里,实现绕城内绿道密度达到1.5公里/平方公里。
与此同时,杭州着力打通省级绿道城市交界面,以绿道“链接”长三角,加速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
新起点,新蓝图。
今年6月,市委十二届九次全会提出,更好发挥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示范引领作用,努力成为宜居城市建设的实践范例。持续推进生态绿道网建设,率先实现“建成区5分钟步行可达绿道网”。
站在“十四五”承前启后的关键节点,杭州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持续深化“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精心编制《杭州市绿道十四五规划》,主动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进一步发挥杭州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示范引领作用,努力成为宜居城市建设的实践范例,让绿色成为杭州发展最动人的色彩,持续增进民生福祉。
以绿道建设统筹城乡发展
如今,家住钱江新城的新杭州人张先生,最喜欢的健身休闲方式,就是去江滨绿道上夜跑,“戴上耳机,迎着一线江景跑上10公里,一天的工作压力都抛之脑后了。”
沿着钱塘江溯游而上,场口镇居民许大姐每天的健身场所同样是家门口的绿道。“以前我们村没有公园的概念,如今家门口的壶源溪绿道,就是我们小姐妹们茶余饭后结伴健走的公园。”
由绿道起笔勾连,不一样的城乡生活,一样的民生获得感在源源释放。
“杭州对于绿道的布局建设起步早、规模大,最早可以追溯到2003年的河道整治时期。”市建委、市绿道办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尤其是2016年以来,杭州结合“十三五”发展规划,编制《杭州市区绿道系统近期建设实施规划》;2018年,结合“拥江”发展和迎接亚运会,又编制了绿道系统建设完善方案;2019年,杭州进一步启动绿道“三年行动计划”,持续助推杭州绿道成为“美丽杭州”的重要增长极。
截至目前,杭州已形成以西湖为“绿芯”,钱塘江、运河绿地为“绿带”,河流、道路沿线的绿地为“绿脉”,各级公园绿地和绿化广场为“绿叶”的绿道脉络体系,区域绿道逐步贯通、城市绿道加密提质,主城范围5分钟步行可达绿道网,城市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竞争力、吸引力持续增强。
与此同时,杭州以“绿道+”建设理念为指引,在绿道建设中加入更多的运动、休憩、娱乐、健身等元素,就地取材设计施工,打造了一大批风景秀丽、功能齐全、百姓喜爱的精品网红绿道,
“如中东河绿道、滨江樱花绿道、三江两岸绿道、塘河夜跑绿道、青山湖环湖骑行绿道等杭州绿道,是市民群众旅游观光、休闲运动的绝佳去处。”市建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在四届“浙江最美绿道”评选中杭州市有10条绿道被推选为省级“最美绿道”。
“绿道修起来了,周边环境越来越好,许多民宿也开起来了,一到周末就好多城里人专门赶过来‘打卡’。”如许大姐所见,绿道建设正在广泛带动乡村民俗、古迹、采摘、观赏、运动等旅游体验。
“绿道建设大大促进了农民增收致富和经济发展,杭州绿道正在成为撬动乡村美丽经济的新支点。”市建委、市绿道办相关负责人介绍,如余杭区,2019年全区乡村旅游共接待1081万人次,同比增长30.3%;经营总收入76719.51万元,同比增长42.8%。
正是看到了绿道统筹区域发展的作用,对美丽经济的放大效应,杭州还精心制作了《杭州最美绿道游玩导览图册》,将全市最美和精品绿道以手绘地图形式在地图导航系统中展示,为市民百姓在绿道游玩、健身、休憩、住宿、美食方面提供更安全、更舒适、更便捷的选择,为谋划杭州绿道建设夯实民心基础,进一步为挖掘绿道经济创造条件。
从点到面,再到全面编织成网,杭州持续以绿道建设统筹城乡发展,让绿道成为“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之间的转化通道。
以绿道建设构建宜居城市
随着杭州绿道品牌越来越深入,2019年,杭州市政府顺应民意,将绿道建设列为民生实事项目。
“2019年,杭州绿道面向社会邀约,有了自己的专属LOGO;市区两级加强顶层设计,出台了《杭州市绿道建设技术导则》等文件,确保绿道建设有章可循、有据可依、高效管理、保障有力。”市建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同时杭州绿道在当年与高德地图启动战略合作,全国首创将绿道植入地图导航系统,实现绿道定位、导航、反馈功能的基础上,继续拓展绿道智慧生活功能。
从打造最美绿道到建设智慧绿道,杭州绿道建设与高质量发展理念持续同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