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12月30日,杭州地铁版图上又将新添多位“伙伴”:杭州地铁1号线三期、6号线一期、杭富线(与6号线贯通运营),以及7号线首通段。
至此,杭州地铁线路总长度由206公里延伸至307公里,并继续向2022年建成516公里的城市轨道交通骨干网络进发。
城市是复杂的“巨系统”,公共交通,是盘活城市系统必不可缺的部分,尤其轨道交通,是加快构建特大城市新型空间格局的重要抓手。
当呼啸而过的地铁列车,缩短着我们与家的距离;宽敞明亮的地铁站厅,每日响起200余万次过闸声。是哪些人的付出,让我们回家的路变得更快捷?地铁线路是如何从无到有,最终陪伴我们的每一个日与夜?
担负时代之需、使命所系、群众所盼,杭州市地铁集团坚持党建引领、以系统观念持续推进大规模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建设,在建设“重要窗口”、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省新征程中干出新业绩、展现新气象。
目标引领 建设加速
科学谋划抢赢“起跑线”
杭州市地铁集团总部第四党支部书记、建设管理部部长裘志坚刚到集团时是2003年,就在前一年,杭州市向原国家计委上报了杭州地铁项目的相关申报材料。
“从最开始编织地铁梦,到杭州的第一条线路—48公里的地铁1号线开通,我们花了十年时间。”裘志坚感慨道,“但此后,建设速度越来越快,尤其是今年,同步开通多条轨道线路、城市轨道网络延长超百公里,建设力度相当大。”
而到2022年,杭州要建成516公里的城市轨道交通骨干网络,这意味着后十年杭州地铁建设总量将是前十年的近十倍。速度提升的背后,是杭州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是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是杭州市地铁集团党委的高度重视,也是全体党员干部冲锋在前、勇挑重担,运用系统观念、系统方法,为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省赋能助力的实践。
地铁建设涉及到交通、管线、电力、绿化等多个部门,需要多部门单位沟通协调。近年来,杭州市成立了轨道交通领导小组和轨道交通工程建设指挥部,由市领导亲自挂帅统筹推进。2017年,杭州市轨道交通建设指挥部办公室(轨道办)成立,并实现实体化运作,加强了不同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
早在杭州地铁三期建设高峰期到来前,地铁集团配合市轨道办相继出台了加快轨道交通工程管线迁改等实施办法,要求征迁、设计和工程管理部门提前介入、充分谋划、统筹安排,做到思想上靠前、动作上提前。
在地铁建设大提速中,7号线首通段的建设最为典型。“从2018年6月启动建设招标,到今天将开通试运营,仅花了2年半时间,在全国也是史无前例的。”杭州市地铁集团总部第十党支部党员、7号线土建负责人张毅说,“早在2017年就开始谋划、对接、做方案,工程一开工,很多困难都已经提前解决,因此所有事情都水到渠成。”
以走在前列为目标、强化整体谋划的杭州地铁建设背后,是轨道延伸到哪里,党旗就飘扬到哪里的党建“杭铁模式”。为更好地发挥各参建单位的力量,杭州市地铁集团充分发挥党建引领,将党建融入中心工作,配齐配强支部力量。“如何在地铁建设高峰期发挥党建助力中心工作,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对此,杭州市地铁集团党委主要负责人表示,杭州地铁各级党组织会同各参建单位一起,拧成一股绳,着力构建开放共建、资源共享、互融互促的项目党建工作格局,汇聚起党建引领地铁发展的澎湃动力。
特别是今年疫情期间,杭州市地铁集团党委相继出台一系列要求,强化党员干部“大战大考”意识,充分发挥所有在建项目工点“党员责任区”优势,党员、干部带头干,各级党组织融入干,全体员工合力干,一对一帮扶,积极组织动员广大党员干部支援地铁建设、运营、经营、开发抗疫一线,同时开展了比学赶超大比武活动,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有序推进复工复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