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主责主业
擦亮专门协商机构牌子
充分发挥人民政协专门协商机构、国家治理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作用,是新时代赋予人民政协的新使命。
一年来,市政协紧扣中心大局,聚焦协商主业,坚持双向发力,精选履职课题,深入调查研究,积极协商议政,加强监督助推,更好发挥专门协商机构的职能作用。
围绕助推杭州高质量发展,开展“做强杭州都市圈,主动接轨大上海,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专题议政性常委会议协商,成立14个课题组,组织调研座谈74次,提出进一步优化杭州都市圈区域空间布局等建议,市委主要领导到会听取意见并给予充分肯定,会后批示相关部门牵头落实政协建议。围绕助力打造数字经济和新制造业发展“双引擎”,开展“促进跨境电商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专题议政性常委会议协商和“推进制造业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主席会议协商。围绕淳安特别生态功能区建设,组织26个调研组、283名市县政协委员和政协机关干部深入千岛湖沿湖镇村调研,召开主席会议协商建言。举办九地市政协共商G60科创走廊更高质量发展论坛,开展“深化‘千万工程’,助推美丽乡村和美丽城镇建设”主席会议协商……一年来,市政协紧扣中央、省市委决策部署和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努力建睿智之言、献务实之策,在协商建言的道路上履职尽责、激荡智慧。
与此同时,市政协积极发挥协商式监督的特色优势,寓监督于参与、支持、服务之中,紧扣党政重大决策部署,务实精准开展监督,有力推动相关决策部署的落地见效。
连续第三年对全市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开展跟踪监督,聚焦深入打造移动办事之城,形成14份民主监督报告,助推改革举措落细落实;开展“推动支持民营企业各项政策落实,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深化基础教育改革,建设‘美好教育’专项集体民主监督”等专项集体民主监督,提出富有价值的建议。
人民政协为人民。一年来,市政协倾情履职惠民生,围绕民生改善和社会发展建真言、献良策。从提出《全面建设颐养社区,构筑幸福养老家园》全会建议案,到集中开展寻找民生领域短板、举行2020年市政府民生实事项目专题协商;从组织“加强网络餐饮食品安全管理”“持续推进3岁以下幼儿托育服务管理”等民生提案办理协商,到深入组织“六送”服务基层和群众活动、继续支持帮扶桐庐莪山乡建设发展,彰显出政协工作的民生温度。
积极开拓创新
让政协履职更具活力
一年来,市政协坚持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搭建平台、拓展阵地、创新方法,推动政协工作提质增效、扬鞭奋进、高质量发展。
扎实推进“请你来协商”平台建设,规范运行机制,提升开放性参与度和影响力,合力打造政协履职的金名片。
“成熟一批、发展一批、建立一批”。依托界别小组和区县(市)政协委员联络组,至2019年底市政协建立委员工作站31个,覆盖18个界别小组和11个区县(市)联络组,进一步巩固拓展了履职阵地。
在总结经验基础上,市政协深化开展第二轮委派民主监督小组工作,向9家市直单位委派8个民主监督小组;发挥“钉钉”移动履职平台作用,积极探索网络议政、远程协商,打造“智慧政协”升级版。
将制度建设和队伍建设作为基础性环节,推动固本强基、释放潜力。市政协制定修订了加强和改进调查研究工作实施办法、委员视察考察工作条例、提案工作条例等系列制度;探索实施政协常委提交履职报告、政协党组成员对党员常委履职进行点评、委员分批次列席常委会会议等工作;加强政协专委会建设,新建市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员会,政协委员全部编入专委会;组建市政协应用型智库;加强市、区县(市)两级政协联动,联合开展重点履职活动,提高全市政协工作整体效能。
一系列创新举措,激发了履职潜能,提升了履职质效。“给我一分钟时间”“我再提点建议”……争相举手,精彩发言,在政协搭建的平台上,这样的热烈场景成为常态。委员们满怀“为国履职、为民尽责”情怀,调查研究下“真功夫”,协商建言出“金点子”,交出了一份份出色的“委员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