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美好教育的杭州实践 | 新湾小学校长傅伟:围垦大地的百年滋养 固本培元的教育展望
发布时间:2020-06-19 15:57:08

美好生活,从教育开始。因为一场疫情,我们的生活发生了众多变化。疫情改变着世界,也改变着教育,教育领域正经历着巨大的挑战,教育模式与行业生态正在发生深刻的变革,同时也催生了新的机遇。后疫情时代,如何补上生命教育必修课?教育信息化能否百尺竿头再进一步?学校如何从原有物理空间创设转向学生心理空间建设?传统教育如何为新时代教育赋能?携着初夏的微风,和着校园里朗朗的书声,《美好教育的杭州实践》邀请杭州知名校长、名师、优秀学生、教育专家,共同开启美好教育的新篇章——教育大家谈。

“一江春水穿城过”,这是杭州钱塘新区带给大家的第一印象。钱塘江的南边,是被称为产业新核心的大江东。坐落于大江东的新湾小学,是当地一所老牌公立学校,有着百年发展历史。

钱塘新区提出打造“美好教育先行区”,新湾小学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无论是教育管理和专业发展方面,还是教师引进、招聘、培养,名优教师多层次评选等,都有了新气象。

日前,新湾小学校长傅伟做客杭州网演播室,畅谈他心目中的美好教育。

固本培元,生态发展

教育与中医奇妙碰撞

始创于1915年的新湾小学,一直坚持“固本培元,生态发展”的办学理念。这一源起于中医学的教育理念,在傅伟的描述中,清晰地呈现了出来。

“新湾这个地方是杭州最东部的沙地围垦。当时的爱国进步人士宋一慧先生因‘流民之地,少无教化’,就发起创办了新湾小学。”他介绍,宋一慧先生整个家族主要从事的是传统中医治疗,因医术精湛、扶助乡邻而广为人知。

中医治病强调固本培元。宋一慧先生在创校之初就根据当时的风土环境,提出学堂教育要“稳健其根基,精实其本原,传授其文化”。傅伟表示,“这正是希望让学生做堂堂正正不忘本的人,做生活处事有修养的人。”

后来,学校在传承的基础上提炼出“固本培元、生态发展”的办学理念。固本培元,强调教育要把握根本,巩固基础;生态发展则是对教育科学和发展规律的尊重,强调一切要尊重本原。

“志在‘根本’,才能为学生的持续发展和未来成长奠定基石。立足‘多元’,才能培养全面而有个性的合格人才。 ”他说。

105年间,新湾小学经历了十几次的搬迁、更名,但办学初衷始终如一。随着时代的发展,“固本培元,生态发展”教育理念也不断积淀了新的内涵。

以“四博”课程体系

培养“四博”少年

围绕学校的办学理念,傅伟与学校的老师们共同设计实施了“四博”课程体系,即“博文”、“博逸”、“博雅”和“博观”。

具体来看,博文课程指向文化知识领域,重在引导学生打好文化基础,加强文化底蕴的积淀;博逸课程指向道德生活领域,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打好思想基础;博雅课程指向艺术修养领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为多元发展打好个性基础;博观课程指向科技创新领域,发扬学生挑战自我的精神,形成实践能力和探索精神。

结合学校实际,“四博”课程体系包含56门拓展课程,旨在关注培养孩子自主选择和差异发展。与此同时,“三助四学”的培元课堂模式,也实现“教师中心”向“学生中心”的转变。

“在理想的培元课堂,站在台前的人是学生。”傅伟提到,“学生是培元课堂的主人,课堂是让学生有安全感的地方,可以在课堂上充分思考、充分表达、充分交流。”

围绕“四博”课程体系,新湾小学进一步改革学生评价方式,以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为指向,形成了三段四项五步的“四博少年”评价体系。

专设特教班

为特殊学生圆教育梦

新湾小学的学生中,有15名特殊的孩子,均为不同程度的智力残疾儿童。在3位专职资源老师和15名兼职资源教师的教学辅导下,这些孩子正在努力进行康复训练,学习生活技能和知识。

这个特教班,是新湾小学从1996年就设立的,专门用于吸收当地的中重度特殊学生入学。傅伟坦言,“学校所在的乡镇以及周边地区存在一些特殊儿童,他们要么在普通班里毫无意义地跟读,要么失学在家。”

为了让失学的孩子得到学习的机会,学校特教班应运而生。他介绍,“为了提供适切的服务,我们对特殊儿童的教育目前主要采取辅读班、随班就读和送教上门三种安置形式。我们要实施的不仅是针对性教育,还有很多康复工作。”

针对这些特教孩子,新湾小学建有设施非常完善的资源教室,已成为杭州市以及浙江省的示范性资源教室。面积约500平方的特殊教育教学区,投入200多万元添置的设施设备。感统教室、资源教室、辅读教室、劳技教室、音乐教室等专用教室一应俱全,分区域承担不同功能。

提到特教班的孩子们,傅伟的眼里闪着温暖的光。他由衷地说,“我们真诚希望特殊儿童能在我们学校得到良好的康复和教育,有生存、生活的一技之长,能真正走上社会,成为可以独立生活甚至自立的人。”

迄今为止,学校共接纳了100多位特殊儿童顺利完成义务教育。

开辟“耕读园”

实施素养教育

2016年,新湾小学迁入新址。在新校址规划建立之初,傅伟就为学生们开辟了一块“耕读园”。对于设立“耕读园”,他有着一番教育的考虑。

一方面,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学校所处的围垦沙地不再是广袤田园。傅伟希望孩子们通过“耕读园”,感受围垦人的勤劳无畏,了解沙地发展的历史;另一方面,“耕读园”的设立,也是推进五育并举、实施素养教育的重要场基。

学校以“耕读园”为资源基础,构建了多领域的“特色课程群”,涵盖了“综合实践园”课程、“农业种植园”课程、“科学探究园”课程和“文学创作园”课程。

他说,“我们希望让孩子们在这里释放天性,又能通过劳动收获课本之外的知识。”

千里之江千里诗,半城书声半城潮。接轨主城区,推进学校高质量发展,这些都是傅伟当前深思的问题。他说自己从未停止过思考,正在极力地寻找学校长远发展的路径。

“希望学校能继续传承优秀文化,发扬吃苦耐劳、勇立潮头的围垦精神,坚持‘固本培元、生态发展’的办学理念,站在生命的立场、儿童的立场,优化教育生态,真正实现学生的多元发展、个性发展。”

傅伟还希望,学校教育能提增专业素养,形成具有鲜明个性的教育特色,找到促进教育品质提升的新支点,努力实现百年老校向百年名校的华丽转变。



来源:杭州网   作者:首席记者 林海燕 记者 钟一菲 主持人:夏煌磊 摄像、摄影:钟南海 视频:陈悦心、朱浩闻 海报设计:包海青   编辑:徐文杰
“一江春水穿城过”,这是杭州钱塘新区带给大家的第一印象。钱塘江的南边,是被称为产业新核心的大江东。坐落于大江东的新湾小学,是当地一所老牌公立学校,有着百年发展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