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九星”建设的几点建议
(一)强化系统调配,解决发展不协同问题
顺应人口城乡双栖流动趋势和产业链总部、研发、后台服务、制造等分工趋势,统筹安排“一核三圈”功能、用地、产业、交通,打通断点堵点,促进协同高效,激发整体效应。星城要结合各自区位条件、资源禀赋、杭州发展定位要求,进一步加强分工、凸显特色、错位发展。萧山打造新制造和科创高地;余杭打造未来科技策源地、未来产业引领地、未来城市样板地;临平打造融沪桥头堡、未来智造城、品质新城区;钱塘打造世界级智能制造产业集群、长三角地区产城融合发展示范区、全省标志性战略性改革开放大平台、杭州湾数字经济与高端制造融合创新发展示范区;富阳、临安为文化休闲和智能制造基地;桐庐、建德为辐射内陆的门户、诗路文化高地及休闲胜地;淳安为生态保护、边际合作和两山转化示范地等。
(二)落实“一城一策”,解决方向不明晰问题
临平要加强与主城区等高对接和融为一体;加强服务中心建设,以特色小镇为平台,构筑跨区域产业链、供应链,赋能周边县市;萧山着眼钱江国际创新带建设,加强创新要素落地集聚;余杭要提前谋划跨区域产业链供应链布局,加快弥补服务配套短板;加强市里统筹,支持钱塘加快解决飞地问题,为江东站TOD谋划更多服务功能;支持富阳、临安培育重点板块和“龙头产业”,壮大发展新动能;支持桐庐利用优质自然条件,争创城西科创大走廊联动区,谋划创新第二空间;支持建德打造通用航空产业;支持淳安发展水产业,赋予“点状开发”政策,对保护红线外的汾口镇等予以土地指标倾斜,打造边界地区一体化合作示范区。
(三)构建三个共同体,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
一是生态的生命共同体。开展水权交易、水资源费返还、碳汇交易等,建立市场化和受益地财政补偿相结合的水资源生态补偿机制,实现上下游联动。二是经济的利益共同体。深化区县协作、镇街协作,推进空间与项目的优势互补,研发与制造互联,创新圈与魅力圈互促,科创飞地与制造飞地共进,实现合作共赢。三是社会的服务共同体。鼓励省市优质公共服务资源与星城合作,主城区优质资源下沉,强化支教、支医指标考核,并纳入职称晋升条件。做实区县协作,强化“感情、待遇、事业”留人,提升星城吸引力。提升星城服务水平,主动布局一批“未来学校”“未来医院”,打造未来教育、未来医疗新场景。
(四)打造九大场景,解决发展不充分问题
坚持人本化、生态化、数字化、文化化,着眼星城开发、建设、管理、运营的全方位、全过程,落实理念、方法、技术集成式创新思想,构建“精明开发、宜业园区、宜居社区、公园城市、魅力文化、旅游休闲、未来建筑、全龄服务、全域治理”等九大应用场景,为星城建设提供一套新的操作系统。
(五)加强操作实施,解决发展保障不足问题
一是规划统筹,编制拥江带和科创廊规划来协调相关星城的发展;二是平台整合,鼓励将乡镇工业平台纳入市和区级平台统筹发展,加大提质增效的力度;三是供地引导,指标分配上要兼顾产出效益和带动远郊共同富裕;四是项目统筹,合理安排建设时序,充分发挥投资效益;五是体制机制创新,加强飞地园区、城市运营商等开发模式探索;六是政策保障,加快出台星城建设相关政策。
(作者系市咨询委委员、杭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原总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