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5年机会在哪里?哪些区块发展潜力更大?解析2021杭州市政府工作报告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21-02-03 11:23   

【中年人】

发展机会更多元

创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将给更多人带来发展机会

杭州全面塑造创新驱动发展新优势,率先打造“互联网+”、生命健康、新材料三大科创高地;以城西科创大走廊为主平台,争创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区域性创新高地,努力打造“面向世界、引领未来、服务全国、带动全省”的创新策源地。支持四大实验室和大科学装置建设。

浙江省城市治理研究中心研究员、AIIA智慧城市产业委秘书长李明超介绍说,上海、合肥、北京等城市设有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有助于汇聚世界一流科学家,突破一批重大科学难题和前沿科技瓶颈,显著提升中国基础研究水平,强化原始创新能力。

以创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区域性创新高地为契机,杭州也将有望在城西科创大走廊打造未来经济与未来社区、未来城市产城融合的试验区,为浙江数字化转型和整体智治创造更多鲜活的经验。当然对年轻人来说,这将会给他们带来更多的发展机会。

城市格局更大气

构建新型特大城市空间格局

让城市成为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的空间

“十四五”的杭州是什么样子?哪些区块发展潜力更大?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十四五”期间,杭州将全面加快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新步伐,加快构建“一核九星、双网融合、三江绿楔”的新型特大城市空间格局,着力推进滨江、萧山、钱塘新区、临平、富阳、临安等九个郊区新城建设。

市政府参事、市城乡规划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汤海孺说,杭州已是一座拥有千万人口的特大城市,且人口增长势头保持明显常住人口达到千万级别,是一个全新的城市发展阶段,为了保证并促进其更好地运作和发展,城市格局也需做出相应的调整。

“杭州在常住人口总量突破1000万之后,提出加快特大城市新型空间格局,适应了新的发展需求,适应产业人口向中心城市集聚的新趋势,更将促进杭州的高质量发展。”

他表示,千万级的人口,一个城市核心是难以承载的,作为特大城市的杭州,构建新的城市格局,进行组团式发展,并通过轨道交通等快速交通干线将各个组团紧密串联,全面提升城市资源优化配置能力和综合承载能力,使城市更健康、更安全、更宜居,成为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的空间。

城市出行更便捷

率先建成省域、市域、城区3个“1小时交通圈”

中年上班一族,常常在接送孩子和上班之间来回折腾,尤其关心交通出行的便捷性。

好消息是,“十四五”时期,杭州将实施“六铁、四高、两枢纽、两环线”等重大交通项目,率先建成省域、市域、城区3个“1小时交通圈”。

同时,加大市域西部交通投资建设,加密城区路网,打通断头路,规划建设过江隧道,构建“三环六纵五横十四射五连”骨架路网体系。

浙江交通设计院综合规划研究院院长、综合运输研究所主任蔡红兵介绍:“交通不断发展,出行方式的多样,城市的发展空间也在不断增加,‘1小时交通圈’适应着新的城市发展形势,支撑着城市的发展;同时,这也将提升杭州人的满足感与获得感,通过缩短时空距离,让杭州人真切地感受到生活品质的提升。

他期待,未来3个“1小时交通圈”的建成,将支撑经济社会发展,杭州的城市环境质量将进一步提升,营商环境将进一步提高,市民的出行权得到更加有效保障,生活将更加现代化和品质化,城市将迎来更加快速的发展。 

住房安居更有保障

蓝领公寓自带装修,有食堂、物业、健身房、阅览室

将真正解决产业工人的居住需求

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很多想换个大点的房子。“未来五年杭州住房体系到底会如何变化?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十四五”期间,将深入推进保障性住房体系建设。

这个体系,即是公租房、保障性租赁住房和公租房货币补贴、高层次人才购房(租赁)补贴、大学生租房补贴的多层次、广覆盖的住房保障体系。

对此,杭州市房地产学会会长黄寿田说,一个城市不论如何发展,都离不开基石的积累。产业工人,正是杭州发展路上的重要基石。杭州率先在全国推出蓝领公寓,真正解决了产业工人的居住需求。这些公寓,不再是以往城中村的小单间和纷杂的居住环境,而是自带装修,有食堂、物业、健身房、阅览室,做到真正的拎包入住。让产业工人享受到城市居民舒适的居住条件,在城市中有幸福感、安全感、归属感,也让杭州的发展基石更为牢固。

来源:都市快报  作者:记者 殷军领 黄煜轩  编辑:高婷婷
返回
未来五年杭州怎么做?政府工作报告中,从9个方面,对杭州未来五年发展作出规划,从中我们也看到不同年龄阶层市民百姓未来五年的生活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