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婚事新办简办 绿色文明祭扫
发布时间:2022-12-15 10:27:16

共建文明杭州,这些时代新风“绿了”江南

杭州日报讯 新时代、新文明,新面貌,杭州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中实现“四连冠”,夯实持久的文明创建活动,涵养着这座城市的内在气质和文化内涵,赋予了杭州发展生生不息的力量。

从日常生活入手,从细节突破,围绕提升民生福祉,杭州文明城市治理精度在不断提升。推进移风易俗,弘扬文明新风。一些不适应时代的陈规陋习正潜移默化的得到改变。婚事新办、喜事简办、文明祭扫成主流,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得到大力倡导并形成浓厚氛围。在文明之风的吹拂下,新风尚不断传递着城市的温度,凝聚着发展的力量,朝着争当崇德向善的文明典范的目标稳步迈进。

婚俗改革传承优良家风

“哇,好有仪式感!”“我们预约今天领证真是约对了,太有意义了!”11月11日,位于杭州市桃花湖公园内的上城区婚姻登记处热闹非凡,数十名正在登记处领证的新人们参与了“七巧游园”打卡活动。通过打卡,共同绘制家谱图、填写新婚调查问卷,在沉浸式的游戏中学习婚俗改革、婚前辅导等内容。同时还邀请最美家庭担当特邀颁证员,分享婚姻生活经验,在庄严的宣誓声中带来一场仪式感满满的颁证仪式。

打卡环节,“爱的存款”写下对彼此的欣赏、感谢以及爱情宣言,然后互赠;共签婚书,旨在帮助新人明白婚姻的神圣,稳固的婚姻关系是家庭和睦的基石,需要彼此尊重、互敬互爱。

这样深受年轻人喜闻乐见的婚姻登记活动,上城区婚姻登记服务中心一直在持续推出。负责人童磊介绍,宋韵婚典集体婚礼、“新婚秘籍”《婚姻家庭自主手册》、“幸福家”婚姻课堂、婚姻密码等上城区推出的一系列围绕“宋韵婚俗”文化传承与婚姻家庭指导的项目,在传承优秀宋韵婚俗文化的同时,展现了简约浪漫的婚俗仪式,倡导了正确的婚恋价值观,也为践行婚事新办,向新人们带头展示了优秀范例。

用春风化雨的方式开展移风易俗,在这背后,是杭州高度重视婚俗改革创新。2022年,市民政局印发《杭州市持续深化婚俗改革工作实施方案》,明确构建婚姻登记、婚姻家庭辅导教育、婚俗改革一体化服务机制,全面推进婚姻领域移风易俗。

集体婚礼引领婚嫁新风尚

杭州支持全市各婚姻登记机关创新服务形式和内容,举办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

在萧山,一场具有特殊纪念意义的公益性集体婚礼在风光旖旎举行的湘湖定山广场举行,活动采用独具萧山嫁娶文化的“喜船迎亲”,装扮一新的湘湖游船缓缓驶来,将新娘送到爱人身边。活动当天,“湘”约一生婚礼基地正式揭牌,由萧山区民政局发起成立的结婚颁证嘉宾团、心理咨询辅导团、婚俗礼仪示范团、家风家训宣讲团、婚姻家庭调解团和法律援助服务团“六大团”也在活动当天正式亮相。

在建德三都渔村,九大姓氏渔民世代水上生活,形成了独具民俗风情的水上婚礼:婚礼在披满红绸的乌篷船上进行,新娘头顶红盖头,坐进红木盆中的小板凳上,绕着男女双方船桅杆各转三圈,表示新娘不会忘记父母养育之恩,意味着组建新家后传承勤劳持家、尊老爱幼的良好家风。

同时,富阳区举办“三生有杏”集体婚礼;临安区开展婚姻家庭契约文化活动。一系列文明简约、时尚浪漫、形式多样的婚俗新风活动正引导广大市民在潜移默化中转变传统婚嫁观念。“参加过集体婚礼的新人,过半人数都表示不准备大搞婚宴,只邀请亲朋好友聚会即可。”一位参与宋韵婚典集体婚礼的新人说。

在婚俗改革的推动下,不文明的“婚闹”逐渐消失,天价彩礼、滥发请柬、大摆宴席等铺张行为得到遏制,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婚礼方式被越来越多年轻人接受。

杭州还积极合力推动和谐婚姻家庭建设,全市13个婚姻登记处全部设有婚姻家庭辅导室,组建由心理咨询师、律师、社会工作师、婚姻家庭咨询师、社工等专业人员组成的婚姻家庭辅导服务团队。每间婚姻家庭辅导室至少配备1名具有婚姻家庭辅导相关资质或经验的辅导员,为有需求的当事人提供免费服务。依托“婚姻家庭辅导服务平台”,线上开通预约、咨询、调解等一对一专家服务,婚前有辅导、婚中有咨询,婚后有调解,在构筑幸福婚姻家庭的路径上实现了全过程参与。

树立婚嫁新风,推动家风家教建设进万家,以家风化社风,引导社会风气向上向善。杭州通过共建共享推动文明新风尚,激励着每一位家庭成员营造幸福和美的家庭,共同塑造开放大气、包容创新的城市品格。

文明祭扫吹绿色低碳新风

松柏葱郁,鲜花娇艳,冬季的安贤园宁静祥和。冬至将至,已有不少市民前来错峰祭扫,陵园现场,绝大多数群众手捧鲜花或者绢花,墓园内已没有了以往的烟火缭绕、爆竹响彻。安贤园还特地为错峰祭扫的市民准备了免费的“扫墓礼包”,内含电子蜡烛、擦碑布、绢花等,方便市民祭扫。

安贤园工作人员单璐介绍,自从推行禁止焚烧香烛和燃放烟花爆竹后,园区大力提倡鲜花、黄丝带、真情卡等“香烛换鲜花”、“香烛换祭祀祈福袋”的方式推广文明祭扫,还推出“云祭扫”、代客祭扫等服务项目。

市民政局工作人员表示,目前杭州部分陵园推出“云祭扫”服务,通过相应的微信公众号小程序即可网上祭扫。 “云祭扫”突破了时空的限制,一些身在异乡的人们能更方便快捷地寄托哀思,也更环保、更安全。同时,需要现场祭扫的市民,在清明、冬至扫墓高峰期实行先预约后扫墓,于祭扫当日凭预约码入园。而“代客祭扫”服务则在近些年得到越来越多的群众认可。,“特别是疫情期间,一些外地群众因各种原因不能亲自前往,代客祭扫可以帮助他们完成心愿,将哀思和怀念带到逝者墓前。” 单璐介绍,擦拭墓碑、敬献鲜花、鞠躬祭拜,祭扫过程将以视频或照片记录下来,并发送给逝者家属。“传统祭扫和‘代客祭扫’是两种不同的形式,两者是互相补充,都是发自内心的对逝者的思念。”

推行绿色低碳祭扫方式,倡导现代殡葬理念,杭州做了不少工作,率先在全省提出“无烟陵园”倡议,积极倡导各地文明办丧、节俭治丧。各陵园、殡仪馆先后取消花圈焚烧、电子礼炮、乐队吹奏等扰民服务项目,园(馆)内禁止燃放爆竹、焚烧纸钱、燃点香烛,全城“无烟陵园”创建覆盖率已达100%,无烟文明祭扫已经逐步成为杭州市民自觉行为。

除了文明祭扫,节地生态安葬也被越来越多的人接纳和认可。近几年杭州每年参与骨灰撒江的人数均达250多名,报名人数逐年增加。在安贤园,鲜花环绕的花坛、林荫下的草坪,郁郁葱葱的树林,6亩多的生态墓园干净整洁,用可降解骨灰盒埋入花坛中或树下,倡导天人合一,重回大自然的绿色生态新风尚已蔚然成风。

推行“节地生态”,让生命回归自然。杭州市及区、县(市)还出台节地生态安葬奖补政策,对实施不占地或少占地的对象给予2000元至2万元不等的奖补,鼓励引导广大群众接受并参与节地生态安葬。2021年和2022年,杭州高质量完成24个省级节地生态安葬设施示范点建设,进一步提升公益性公墓、骨灰堂等殡葬公共服务供给能力,节地生态安葬设施镇街覆盖率达100%。随着杭州节地生态安葬设施建设加强,花坛葬、树葬、草坪葬、壁葬、骨灰堂等环境优美的节地生态墓园已从政策引导转变为群众的自主选择。

文明祭扫成主流,生态安葬树新风。作为全国殡葬综合改革试点城市,杭州以高水平打造移风易俗示范区为目标,走出一条具有杭州特色的安葬方式改革之路,为建设美丽杭州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