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与江水共流 与花树共眠 节地生态葬正成为更多人的新选项
发布时间:2023-12-21 11:35:00

冬至前夕,市民在安贤园生态葬区域祭拜亲人

杭州安贤园内的心形花坛葬

“冬至”将至,许多杭州人已预约了祭扫。

对于市民章先生一家来说,他们祭扫的目的地并不是陵园,而是钱塘江。一个多月前的11月7日,在杭州第30次骨灰撒江仪式上,章先生与家人一起送别了父母最后一程。随着装有骨灰的可降解盒子投入江中,章先生全家的思念伴随着花朵一起随江奔流。

记者从杭州市民政局了解到,随着殡葬事业改革推进,节俭治丧观念正越来越被大众接受,更多人用更开放的心态来看待“身后事”,参与生态葬的人数逐年增加。

“生”与“死”的别样选择

他们为何以另一种方式回归自然?

“我父亲退休前一直在植树造林,非常重视环保。生前就一直跟我们科普生态葬能节约土地。这次为父母实行江葬,是完成他们的遗愿。”章先生说出了选择江葬的原因。

早在20多年前,章先生的父亲章胜道就为自己的妹妹(章先生的姑姑)实行了江葬,当时有很多人不理解。章先生也有过困惑,但最终选择尊重父亲的意愿,“我们了却了他们的心愿,还有越来越多人选择生态葬,如果父母在天有灵的话应该会很欣慰吧。”

随着生态葬的推广与普及,不少人在生前就签订了生态葬相关协议,希望在逝世后“回归自然”。

逝者的骨灰被家人撒入钱塘江中

今年2月24日,市民邓志来代父亲邓泉成正式办好了生态葬手续。早在2016年3月31日在浙江安贤园举办的生态葬仪式上,他就与弟弟一起为父母签订了生态葬协议。最开始,他们四兄弟也很不解,在父亲的强烈要求下才去了解了生态葬。“我父亲一直主张厚养薄葬,本来我们四兄弟商量花二三十万元买个墓地,遭到他强烈反对。他总说‘人死如灯灭,况且周总理都没有保留骨灰’。后来,他在报纸上看到‘生态葬’报道,和母亲一拍即合,还强烈要求我们去咨询。”

了解过生态葬后,家人们渐渐接受了。邓志来说:“其实生态葬的仪式庄重肃穆,生态葬的区块我们也觉得很满意。”

为父亲黄忠良选择树葬的黄女士告诉记者,有亲友坚定地持反对意见,认为生态葬太随意。但黄女士跟父亲都坚持“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其实什么都比不上生前孝顺,这才是最重要的。而且树葬园区很宁静,在父亲忌日我会去那里看看花草生长,也感到很欣慰。”

还有人会因家人反对而选择签订协议或做公证。建德市民政局社会事务科科长唐晓林就接待过多位咨询树葬甚至想做公证的市民。

“有一位退休不久的老同志来咨询树葬,他觉得留给孩子、家人的应该是做人的道理和善良的内心,而不是一座冷冰冰的坟墓,去世后应该回归自然,与大地、青山融为一体。但他的家人反对他这么做,觉得树葬会让家人丢面子,无法向亲朋好友交代。”唐晓林记得,那位老先生决心很大,如果家人不接受,他想提前预定树葬,以免家人不按照他的意思办理后事,“如果有必要,他还要去做一个公证,委托我们按照树葬要求处理骨灰。”

“增”与“减”的因素考量

生态葬为何越来越被社会接受?

生态葬不是新生事物。1997年国务院《殡葬管理条例》颁布实施,明确“在实行火葬的地区,国家提倡以骨灰寄存的方式以及其他不占或者少占土地的方式处理骨灰”。2016年,民政部等9部委联合印发《关于推行节地生态安葬的指导意见》,这是全国首个推行绿色殡葬的文件。

安贤园内的生态艺术苑

除了一些人熟知的江葬,节地生态葬还有树葬、草坪葬、花坛葬、壁葬等。如花坛葬是用花坛代替墓穴,将特制的可降解的骨灰盒放入花坛中,花坛上种植花朵;树葬则是以认养绿地的办法,植一些树木,将亲人的骨灰撒在树下,代表“落叶归根”;壁葬,是一种将骨灰盒安置于墙壁内阁位的安葬方式。

这些不竖碑、不留坟头、不占地或少占地的骨灰处理方式,最大程度地实现了降低成本、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如江葬,土地占用为零;花坛葬则可以让骨灰和花草植物一起降解。

杭州市民政局社会事务处工作人员蒋增钢告诉记者,一直以来,杭州市积极推动节地生态安葬设施建设,推广各类节地生态葬式葬法。如自1989年起组织集体江葬30次,在临平区建成我省最大的骨灰存放设施“安贤百年居”,在余杭区打造“是墓不见墓”集旅游和生命纪念于一体的“径山如意陵园”;在临安区创新推广公益性壁葬公墓;在建德市全域推进骨灰堂建设……逐步引导群众“终归自然”的生命理念。

政策引导与观念转变之下,选择节地生态葬的人数在逐年增加。据统计,2019年杭州主城区生态葬数量为188例,2020年为312例;2021年,全市选择生态葬的数量为443例,2022年为431例。今年,仅选择江葬的就有441例。截至目前,杭州累计有3195位逝者的骨灰撒入钱塘江。

数字增加的背后,对很多人来说还有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经济成本。今年上半年,“天价墓地”的相关话题曾引发热议,近几年国内有关墓地价格昂贵的报道层出不穷。在网络平台上,有网友晒出为家人治丧时的花费明细时直言:“不到半平方米的地方,想想就憋屈。如果哪天自己没了,不如扬了,去个山清水秀的地方。”这个观点也得到了不少网友的支持。

草坪葬

为了更大力度倡导节地生态葬,《关于对杭州市区实施节地上台安葬对象予以奖补的通知》于2019年1月1日起实施,选择生态安葬的逝者与家人可获得一定的补贴激励。按照目前市级和区、县(市)出台的节地生态安葬奖补政策,实施江葬、壁葬、格位存放等方式的对象家庭,将获得2千元至2万元不等的奖补。

相比传统的殡葬方式,节地生态葬的经济成本则很低甚至为零。如江葬为全程免费,此外杭州也有多家陵园推出多种全程免费的生态葬方式;而部分如经营性公墓的格位葬、花坛葬等,其费用也基本能被奖补金额覆盖。

与此同时,一些当地知名人士的选择也让生态葬为更多人所知。如建德市著名的教育工作者、原新安江中学校长沈煜如就长眠于树葬区,其学生捐种的纪念树——黄山松郁郁葱葱、四季常青,树上悬挂着沈校长自撰的座右铭:“当老师最大的意义就是看见学生成才”。如今,建德市树葬区安葬的逝者已有74位。

“薄”与“厚”的民间争论

生态葬如何做到尽孝“厚葬”?

尽管从数量上看,生态葬正逐渐成为更多人的新选项,但要实现“身后事”移风易俗并非一件易事。在蒋增钢看来,让“绿色殡葬”的理念深入人心绝非易事,传统的殡葬习俗与理念、对“死亡”话题的避讳、来自身边人的舆论压力都是殡葬改革推进的难点。

树葬

“社会上一直有‘子女孝不孝顺,看葬礼风不风光’这种说法,就跟有些地方从哭得大不大声来看孝不孝一样,其实还是有点‘形式主义’的味道。”在今年的钱塘江江葬现场,一位逝者家属说,生前对老人好才是最大的孝顺。

记者采访中发现,目前节地生态葬不被更多人接受的原因集中在“生态葬是不愿意花钱,是随便葬、薄葬,会被人说闲话”。似乎在很多人的认知中,传统的“入土为安”就是“厚葬”,而生态葬等其他形式都是“薄葬”。

对此,殡葬行业从业者、浙江安贤园副总经理单璐觉得,“生态葬是随便葬、薄葬”这种想法很不客观。“可能是‘望文生义’了,来现场的人都能深深感受到,每一次生态葬都有它独特的仪式感。我一直觉得,人类最珍贵的是记忆,躯体终有消亡,我们通过最新的科技手段把最珍贵的记忆永久保存下来,这才是真正的记住和缅怀。”

“独特的仪式感”是什么样?单璐举了个例子——今年3月30日,“思念互联·记忆重生”——“融”生态沉浸式追思礼在浙江安贤园举行,通过数字孪生、人工智能技术、元宇宙等,让生者和逝者穿越时空“重聚”。通过仪式现场的三面投影,浙江麻纺织厂退休工人王富荣、林业科学研究员章瑞炽、抗美援朝志愿军战士庞晋,三人的生平和照片一一呈现,这个过程既是对逝者一生的回顾,也寄托着生者的无限追思。缅怀仪式后,三位生态葬践行者被移至生态艺术苑安葬。

王富荣就是上文中邓志来的母亲。邓志来回忆说:“仪式很温馨也很让人感动,我把录像带回去给父亲,他也很满意。后来,父亲有个老同事得知后,还主动来问生态葬的事。”

壁葬

而对于很多人在乎的“采用生态葬,后代无处祭拜”,其实也是因不了解导致的偏见。

如在之江东路六堡江堤处的“杭州市骨灰撒江纪念碑”,民政部门会定期举行江葬集体追思活动,日常及清明、冬至时节,也常有市民前来追思、献花;建德树葬区内设天然石及纪念墓碑,许多家属还会为逝者种上一棵树;安贤园则一直通过主题活动、搭建互联网怀念平台等方式,随时随地将家属对逝者的思念进行连接,此外还在建设沉浸式追思礼厅,并通过大量的科技手段,让怀念场景更立体、真实、人性化。

作为全国殡葬综合改革试点城市,杭州因地制宜创新和推广更多符合节地生态要求的安葬方式,许多墓园开辟出别致典雅的景观节地生态示范区,强化人文关怀,形成有仪式感的安葬仪式,努力扭转公众“生态葬是薄葬”的偏见,让尊重生命、尊重自然、尊重逝者的人文精神更好地走进人们心里。

“我们有信心做好生态葬的普及和推广。”市民群众的积极咨询,让唐晓林和同事们很有信心。单璐也说:“大家习惯于坚持传统治丧理念,对生态葬还缺乏认识了解。在这方面,我们会做更积极的宣传引导,讲好生命故事,让更多受众有切身体会,不被‘道听途说’干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