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评论】推动文明祭扫要不断“积跬步”
发布时间:2024-04-02 08:58:44

省民政厅、省林业局日前印发《关于做好2024年清明节祭扫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强调“以预约、错峰、分流等形式,降低祭扫高峰期殡葬服务机构和进山入林人流密度,最大程度减少森林火灾发生,防止发生踩踏、火灾等安全事故。”此外,在预约管理上,针对老年人等特殊群体需求,保留线下服务传统模式,设立绿色便捷通道等。

总体看,《通知》扣紧“安全”“有序”——杭州市交警部门日前已发布对市区多个公墓周边清明期间交通管理措施,相关部门以此为推进,落实各项预案,加强协同配合,查漏补缺,防患未然。而就后者防火安全而言,同样为重中之重。每逢清明,各地因祭扫引发山火事件高发。北京通州日前就通报两起不文明祭祀引发火灾案,3人被行拘。

以安全、有序为前提,文明祭扫则是题中之义。正如《通知》所倡导,“采用敬献鲜花、植树绿化、经典诵读等方式缅怀故人,抵制低俗祭祀用品和迷信行为,组织家庭追思、社区公祭等活动,为群众提供多样化的追思载体。”应该看到,这些年来,网上祭扫、代客祭扫等越发为公众所接受,一束鲜花寄哀思等日益成为风尚,诸如此类,好的文明习惯都必须加以保持、巩固。相关媒体日前就发布一则视频,一位名叫邹梦君的女孩,在杭州华侨陵园做礼仪师已经6年了。今年整个清明节她接到的委托已有200多个,比前两年翻了一番。视频中,她代客献上一盘水果、一捧鲜花,并致简短祭辞,朴素而不失庄重。代客祭扫既解决了社会公众因故不能亲自祭扫的难题,也侧证社会观念在不断变化,令人欣慰。

总而言之,推动移风易俗、文明祭扫,就是要牢牢夯实“移”和“易”两字,以点滴行动和观念变化,由易到难,循序渐进,不断“积跬步”“积小流”——既要充分尊重千百年来所形成的风俗习惯等,绝不搞“一刀切”,推动社会治理、文明倡导与民意诉求相偕而行。同时,也要善于区分风俗习惯与豪华攀比之间关系,比如,严查“活人墓”等;再比如,对一些地方大烧纸钱乃至纸糊“冰箱”“彩电”“别墅”等,要加以有效劝导,绝不能让此风愈演愈烈。

清明,清而明。“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追溯清明本意,其实与中国“天人合一”亦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传统文化密切相关。慎终追远,是缅怀先人功德;保护环境,则是功在当代、泽被后世。党员干部尤须走在前面,带头以创新的方式、文明的方式进行祭扫,让文明祭扫教育贯穿于日常的精神文明建设之中,与生态文明建设、新时代的文化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内化于心,外化于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