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 回
南湖革命纪念馆推陈出新传播红船精神——把红船故事说进千万人心里
发布时间:2021-03-24 11:15:45

浙江日报讯 开天辟地大事变!再有想象力的编剧,也无法预设这出历史大剧。

100年前,一艘红船穿云破雾,载着一个政党历经曲折和磨难,由小变大、从弱变强,并最终引领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

这是一段怎样引人入胜的故事,蕴藏着何种神奇的力量,又带给今天的人们怎样的启示?

南湖边,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一直在做的,就是不断探索创新,把红船的故事说给千万人听。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所说的:推进内容、形式、方法的创新,不断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

在这个百年大党诞生的地方,他们集结在离红船最近的支部——南湖革命纪念馆党支部周围,满怀深情,努力把红船故事讲得更好听、更触动人心,让红色基因代代传承。

近日,南湖革命纪念馆讲解员为游客述说红船故事。 纪念馆供图

讲红船更讲红船背后故事

我把党史说给你听

大党和小船,是南湖革命纪念馆自成立以来就一直在讲述的故事。

18周岁就入党的钱思雯说,对她这样土生土长的嘉兴人来说,红船是太熟悉的存在,可真正成为一名讲解员后才发现,红船背后有太多值得去了解的故事、去探究的历史。

第一次当讲解员,钱思雯把讲词背得滚瓜烂熟,可临结束时却被听众问倒了——“一大”转移,为什么会选择嘉兴?

“每一块展板内容我都能脱口而出,难道还不够?”一次党支部会议上,她倾诉自己的苦恼。

“优秀的讲解员应是‘研究型’的,也许做不到事事‘问不倒’,但对于讲解词背后的故事,要尽可能了解。”支部老党员拿自己的经历与钱思雯分享——即便从业多年,她依旧坚持阅读业务书籍,每天睡前都还要学习。

从此,钱思雯不仅自己“恶补”各种党史知识,还针对讲解过程遇到的不同问题撰写心得,与同事们互相取长补短。

近年来,南湖革命纪念馆热度持续上升。党的十八大以来,每年开展不同类型主题活动400余场次,业务精湛的解说员队伍对此功不可没。可成绩背后,他们还在思索,如何贴合人们对于红色教育的实际需求,到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贡献自己的力量?如何把那些动人的党史故事以更丰富的形式分享给更多人,让大众在汲取革命先辈力量中更好前行?如何挖掘好现有素材,进一步突出党史教育的“红船味”?

由4名党员担当主力的红船讲解员小分队由此诞生。

2020年12月5日,嘉兴职业技术学院报告厅里,小分队给师生们带来陈望道废寝忘食翻译《共产党宣言》和张爵谦、张人亚父子接力保存《共产党宣言》珍本的故事,让不少人湿了眼眶。队员们意识到,这样的宣讲从单一的参观、瞻仰,向体验、领悟转变,既有理论,又切实际,让党史学习更生动、更入脑入心。

赴基层开展“微宣讲”,上网络进行“微互动”……今年以来,小分队不仅创作了30余个红色小故事,以视频方式在网上推送,还推出革命文物里的初心故事等系列,面向学校、机关、部队、企业、社区开展“点单式”巡讲。越来越多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人,以自己最喜欢的方式,听到了红色故事。

来源:浙江日报   作者:记者 何苏鸣 见习记者 钱弘慧   编辑:高婷婷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