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 回
从“有房住”到“住好房” 朝晖40年见证杭州人居蝶变
发布时间:2021-04-19 08:55:24

每日商报报道 杭州解放后,随着国民经济和建筑技术的进步,市民住宅的建筑结构、标准逐步提高。从1976年起,杭州市区住宅建设向规模化、标准化方向发展。截至1978年底,市区新增住宅面积271.21万平方米,但住宅成套率较低,水、电、厨房独用的仅占30%,多数为分间不成套,合用厨房,公用厕所,集中供水。

为了提高市民住宅成套率,1978年,杭州最早开发的大型居民住宅区——朝晖居住区开始建设,至1995年末,共建成9个小区,住宅400余幢,总建筑面积达100余万平方米,居民1.15万户。

此后,杭州市又相继兴建了翠苑新村、古荡新村、德胜新村等一大批新型居民住宅小区,杭州人民的居住条件得到了较大的改善。

蜗居时代落下帷幕 朝晖40年见证城市蝶变

“最开始我们是三代人住在一起,一共8口人,住一套19平方米的小房子,”住在朝晖一区的高大伯回想起了过去的岁月,“房子面积小,那时候根本不可能有自己的房间,家里除了做饭的地方,剩下的全是睡觉的,就这样还睡不下,只能搭高低铺。”

其实,高大伯这样的家庭是当时很多杭州人的缩影,拥挤不堪的小房子,没有独立的厕所,穿过巷子或是田地,一天倒两次马桶,几户人家共用一个水龙头,就是当时普通人家的常态。

而这样的蜗居时代,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才渐渐落下帷幕。1981年,高大伯一家因为拆迁分了家,搬进了朝晖,三口人住上了45平方米的两室户型。“搬到这里后,那是舒服很多了,有两个房间,还有一个卫生间,不像以前很多东西都只有公用的。”高大伯说道。

虽然那时的朝晖也只能算是主城的近郊,但想到过去夏夜田地里的声声蛙叫,自己骑着自行车跑去延安路赶热闹的岁月,高大伯还是露出了幸福的笑容。

从1981年到如今,朝晖历经了40年的岁月变迁,从被田地包围到仰望高楼,它几乎见证了这座城市的蝶变。“现在出门有地铁,家门口有学校、有医院、有农贸市场,真的不要太方便。”周大伯感叹道。

宝石会堂(1983年)

人均居住面积显著增加

品质成为杭州住房代名词

伴随着中国城市化的浪潮,以朝晖居住区为代表的一大批住宅小区拔地而起,整个房地产行业也取得了迅猛而长足的发展。

上世纪八十年代,随着中国住房制度改革拉开序幕。1984年,杭州市房管局恢复杭州市房产交易所,为买卖私房提供信息咨询、发契手续办理等服务;1986年,房交会开始登上历史舞台,建筑模型沙盘、图片、样品间等销售工具第一次出现在市民面前。

1993年4月,随着杭州住房改革方案的正式实施,房地产商品化的序幕正式拉开。90年代末,随着房改房上市交易政策的公布、二手房公积金贷款的放开,杭州楼市走向了 “黄金十年”。绿城、金都、南都等房企脱颖而出,打造了一系列经典作品,为杭州住房市场奠定了品质的基石。

2001年,杭州出台《杭州市市区廉租住房管理试行办法》,逐步开始构建保障房体系,面向中等偏下收入、新就业大学毕业生等住房困难群体,推出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2009年杭州推出公共租赁房,形成了多元化、多层次的住房供应体系,让生活在杭州的各类人群能够“住有所居”。

从1978年杭州人均居住面积3.8平方米,到2020年末杭州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39.3平方米。这四十多年间,杭州人均住房面积已增长10倍多,实现了从“有房住”到“住好房”的品质飞跃。

来源:每日商报   作者:记者 宣鸿蝶 审稿 张勇   编辑:高婷婷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