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商报报道 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有人说,老杭州的烟火气就藏在小巷子、弄堂里。这里有奔跑玩耍的小伢儿,有谈天说地的阿公阿婆,到了饭点还会飘来饭菜香。
你或许想象不到,2004年以前,杭州许多小巷子并没有那么美好:泥泞坑洼、排水不畅、缺乏照明,甚至有的地方电线杆还竖在巷道中间。
2005年年初,杭州市委、市政府决定在全城全面实施背街小巷改善工程。背街小巷道路改善工程致力于改善小街巷的路面、景观与设施,解决街巷居民出门行路难问题,以老百姓满意为最终目的。
从单纯的市政工程向综合性文化工程提升,改善内容包括了道路平整、积水治理、截污纳管、立面整治、园林绿化、景观照明、城市家具、公厕改造、违建拆除、缓解交通“两难”、架空线“上改下”、平改坡、危房修缮、标志标牌多杆合一等14个方面。
从脏乱差到如今灯光明亮、路面平整,雨水、污水得到分流,自来水、天然气等管道,电信、数码电视等电缆进入千家万户,外立面变得美观统一。这一切都得益于背街小巷改善工程,也为如今更加深入的环境提升打下了坚实基础。
坑洼到平坦 黑黢黢到亮堂堂 民心工程造福千家万户
陆雅芳今年75岁,家住上城区清波街道清河坊社区。2006年的秋天,时年60岁的她作为背街小巷改善工程的志愿者,参与了家门口太平坊巷的改造升级。
“我们太平坊巷原来坑坑洼洼,中间是石板路、旁边是水泥路。汽车一开过,就会扬起很多灰。而且石板高低不平,我们这里老年人又多,走路特别容易绊倒。”陆雅芳回忆起当年,打开了话匣子。
经过改造,太平坊巷的路面全部改为了柏油路。如今,还有保洁人员每周冲洗一次,十多年过去了,巷道依旧平整干净。
记者在现场看到巷子里整洁的墙面,还绘有文化墙。中式风格的路灯站立在道路两旁,为夜行的百姓带来光亮。香樟树已经有三四层楼高了,春末夏初开满了花,淡淡的花香沁人心脾。
改善工程对小巷的改造不仅仅停留在巷子本身。陆雅芳指着巷子边的居民楼说:“我们这幢太平坊巷21号楼建于1982年,当时大家安装了各式各样的保笼、雨棚,后来政府给我们免费装了统一的白色雨棚,还在楼道里安了防盗栏,既美观,又安全,一直用到现在。”
不仅如此,每家每户的电信、电视线路都被安排进了统一的管道,一户一表的自来水管道、雨污水分流管道、不锈钢晾衣架都由政府统一安装,墙面统一粉刷,十五年了依旧整洁。
距离太平坊巷1公里之外的孝子坊,也经历了改善工程。当年的志愿者姜艳敏带记者探访了“平改坡”的受益者张师傅。
张师傅住在孝子坊片24号的7楼,原来的平顶一到梅雨季节就容易渗水。“尤其是房顶的角落渗水严重,改了以后,架空的顶部最高处有两米多,渗水问题就不再出现了,隔热效果也好了很多。”张师傅说。
杭州市市政设施管理中心副主任朱烨说,像张师傅这样的受益者,全杭州共有323.1万。该工程实现了路平、水畅、灯明、整洁,被老百姓称为“民心工程”。
而且,这项工作的“惠民”思路一直在传承,从道路到小区内部,精细化管理水平不断提升。“像现在这样把垃圾分类管得这么有序,放在过去想都想不到。”姜艳敏感慨。
多部门协同 3万多位市民参与
全市3090条背街小巷完成改善
据当时的《人民日报》报道,2004年11月,工程立项。2005年年初,杭州市委、市政府决定当年在全城全面实施背街小巷改善工程,并成立市背街小巷改善办公室。
小巷工程虽“小”,涉及的部门却多。尽管成立了改善办,但许多工作仍需要城建、城管、交通、电力、水利等多个部门协同完成。为避免 “谁都管,最终谁都不管”的情况出现,市委定下“谁家的孩子谁抱养”的原则,哪个部门负责的工程,就由哪个部门出钱出力。
不仅如此,杭州的老百姓热情高涨。朱烨介绍,截至2010年,共有160多名专家,33550位市民直接参与了改善工程,收到市民对改善工程的各类建议和意见5300条,其中被采纳的有4100条,采用率达77.4%。
除了建言献策,许许多多像陆雅芳、姜艳敏一样的热心市民,做起了背街小巷改善工程的志愿者,或是担任了街巷长效管理的义务监督员。
“截止到2013年专项取消,全市共完成3090条背街小巷改善。共解决停车泊位13430个,打通断头路28条,上改下1879条街巷,拓宽道路并解决交通瓶颈459条。”朱烨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