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 回
细碎的美好,温暖人心
发布时间:2021-06-01 15:07:46

杭州日报报道 生活里,总有细碎的温暖,于不经意间闯入,告诉你,什么是美好。

生活里,总有许多人,用自己的方式诠释着对这个世界的友善和热爱,有他们的地方就是他们的王国。

“我和你一样/一样的善良/一样为需要的人打造一个天堂/歌声是翅膀 唱出了希望/所有的付出只因爱的力量……”正如歌中所唱,我们一路前行,路途遥远,疾行中衣袖会卷尘、步履或不稳,但是遇见他们,一切都被治愈,一切都足以称为美好。

他们身上有光,我们抓来看看。

驿站“大家长”:大山深处守候鸟

淳安大墅,文化礼堂中,笑声、读书声如夏日阳光下的千岛湖水,清澈、热情。

这里是孩子们的天堂,也是爱的天堂。这里是大墅村“留守儿童驿站”。

记者 郑承锋 摄

下午四点,“留守儿童驿站”准时开门。像回家一样,放学后的小学生背着五颜六色的书包,蹦蹦跳跳地走进驿站,进屋时,都会有礼貌地叫一声“老师好”。

方平尔,就是他们的老师。

和学校的任课老师不同,方老师教的内容涉及各门学科,有学习也有玩乐,这正是驿站的功能所在——为留守儿童提供一个放学后作业辅导、培养兴趣爱好、快乐玩耍的像家一样的地方。

而作为驿站“大家长”的方平尔,也因为“留守儿童驿站”的开放,找回了退休后的人生意义。

新家

方平尔本不是大墅人。

1985年,原是富阳高桥乡中心小学老师的方平尔,听说大墅村缺老师,便不顾家人的反对,从富阳县城的老家,跋山涉水来到了这个偏远、破败的小村落。

看过电影《我和我的家乡·最后一课》的朋友,一定都记得水边送别的场景。这部取景于千岛湖的电影,还原了30年前人们出行的真实状态——从城市到千岛湖的农村,来去都得走水路。

方平尔走的不仅仅是水路,从老家到大墅村,得水路转山路,汽车换轮船,一趟走两天。

坚持远行的方平尔对心疼她的父母说“教书有什么苦的!”

但是,当真的踏上大墅这片土地,方平尔却被孩子们的苦心疼哭了——上课的教室是解放初期建起来的,每逢下雨,里面漏水就像瀑布一样;孩子们不太会说普通话,课堂内外都讲方言;因为父母不在身边、爷爷奶奶又年迈,半夜生病了也没法去医院;因为穷,中午的饭菜要自己一大早去山上挖笋挖野菜来备好;因为孤单,经常半夜哭醒……

方平尔来了,就是要为孩子们擦去眼泪的。

学生家庭状况怎么样、有怎样的性格、兴趣爱好是什么……这些细节,方平尔都用本子记下来,建立每个学生的“信息档案”。30年过去,这些档案已垒成山一样的厚厚一叠,这是方平尔家中的宝贝。

牵挂

此心安处是吾乡。自从到大墅村支教,方平尔就把乡安在了这里。那简简陋陋的三尺讲台,是她心的会聚梦的归处。

如果讲台没有了,方老师该怎么办?

2013年2月21日,这是一个让方平尔刻骨铭心的日子。当大墅村还沉浸在春节的喜庆氛围里,方平尔却一个人坐在河边,哭了很久。那一天,方平尔从校长手里接过了“光荣退休”的证书,好像一块石头,重重地压在了方平尔的心上:“一切都结束了吗?”对于方平尔来说,这证书意味着,她心心念念守候了30多年的教师生涯,从此结束了。她可爱的学生、孩子们,她还怎么去照顾他们呢?

很快,方平尔就找到了新的方式。

因为家长的信任,在方平尔退休后,很多外出打工的家长,都相继把孩子托管给她。2014年,大墅村向方平尔发出邀请,让她担任正在筹建的大墅村文化礼堂的宣传文化员。

方平尔一口答应了,把城里许多教育机构的邀请抛诸脑后。

“我放不下村里的孩子们,尤其是那些留守儿童。他们是我的根。”一想到可以继续为大墅村的孩子们干点事,方平尔的眼里就放着光。

她一边准备提案,潜心设计方案,一边四处奔走,争取省、市、县关工委、镇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支持。终于,在2015年,大墅村“留守儿童驿站”建立起来了,以留守妇女、“五老人员”等为主要力量的“梦想课堂”志愿者队伍也组建了起来。在方平尔的带领下,他们一边照顾孩子,一边整合利用村文化礼堂的配套设施,将农家书屋布置成书画、阅读、手工制作的多功能室;将道德讲堂设置成学习的校外教室;让宽敞明亮的大礼堂和设施齐全的室外场地成为孩子们放飞心情的乐园……

愿望

王娟毅,曾经是方平尔的学生,2019年做了妈妈后,她也来“留守儿童驿站”当起了志愿者。

“对于留守儿童来说,这个驿站非常有意义。他们的父母常年不在身边,爷爷奶奶看不住,也不会辅导作业,这对他们的成长和学习稳定会产生很多不良影响。”王娟毅介绍,“留守儿童驿站”在每周一到周五学生放学后,以及周末等节假日期间开放,周一至周五多以作业辅导为主,周末等节假日则会开设各种兴趣班,发挥孩子们的特长、丰富他们的课余生活。

为了激发孩子们热爱家乡的情怀,方平尔把许多大墅村的民间故事编成了通俗易懂、活泼有趣的快板词、书页等,带他们排练,参加村里、镇里的民俗文化活动。

因为“留守儿童驿站”,大墅村很多曾经的“问题”学生,状态都有了明显改善。

“只要能帮到孩子们,只要能帮他们像城里的孩子一样圆梦,我就觉得自己做的事有了价值。”令方平尔欣慰的是,大墅村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条件也在越变越好——篮球场、滑滑梯,供儿童演出用的五彩小竹马、打击乐器等陆续都有了,还增添了儿童之家艺术提升区。

“希望更多人能关心、关爱留守儿童,也希望大墅村多一些好的产业,父母不用跑外地上班,孩子就不再留守。”截至目前,大墅村留守儿童驿站共吸纳志愿者42名,结对帮扶留守儿童近42人,结对率100%。

而64岁的方平尔则更加忙碌了。精瘦的身材,步履匆忙地穿梭在留守儿童驿站和乡间。她的身旁,是碧蓝天空下,欢乐奔跑的像花儿一样的笑脸。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记者 郑晖 葛玲燕 文 郑承锋 摄   编辑:高婷婷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