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 回
明年1月1日起 杭州基本医保实现市级统筹
发布时间:2021-11-24 15:38:02

调整完善五方面措施

断保后重新参保缩短医保待遇等待期

新《方案》还针对五方面老问题作了措施调整和完善。

调整参保缴费政策。提高对部分困难人员的资助参保补贴,对持有《最低生活保障边缘家庭证》的人员,按规定应由个人缴纳的城乡居民医保费,由政府半额补贴调整为全额补贴,减轻了困难人员的缴费负担;调整职工医保单位缴费基数,按照全省统一规定,用人单位医保缴费基数由当月职工工资总额调整为参保职工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之和。

缩短医保待遇等待期。对我市参保人员因中断参保、险种转换等原因,需按规定承担的待遇等待期,由原来的连续正常缴费满6个月后方可享受,调整为自缴费月起的第3个自然月开始享受相应医保待遇,大幅缩短医保待遇等待期。

明确职工医保个人账户计入办法。参保的在职职工和灵活就业人员的个人账户当年资金,暂时统一按杭州市区参保人员的划账比例划入。2021年12月31日前已办理医保退休人员的个人账户,统一按其2021年度核定的退休划账金额定额划入,2022年1月1日之后新办理医保退休人员的定额划账标准,按照2021年原医疗保障管理辖区个人账户划入政策确定。

优化门诊待遇政策。进一步提升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患者的医保待遇,将慢性病门诊费用中,符合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付范围的个人负担部分纳入大病保险支付范围。对慢性肾功能衰竭合规门诊透析的治疗费用,统一全市报销比例,职工个人承担5%,城乡居民个人承担10%;其余按规定应由个人负担部分的医疗费,由医疗救助资金予以支付。

统一就医管理政策。三县市参保人员在省内县外就医直接结算时将不再降低报销比例,在签约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诊,可享受门诊起付标准减免300元,门诊费用报销比例提高3个百分点的政策。还可以在全市域范围内的定点医药机构“一站式”结算医药费。

“全市统一”“全城通办”

“30分钟医保服务圈”让群众在家门口办事

全面做实医保市地级统筹后,今后,群众办事会有哪些便利?

“我们将围绕经办网点布局统一、服务标准统一、管理模式统一、平台建设统一等四方面,打造‘30分钟医保服务圈’,推动医保公共服务更加优质均衡、普及普惠。”市医疗保障局副局长孔德君表示,群众办事除了可以通过现有的浙江政务服务网、浙里办APP、杭州城市大脑APP等线上办事途径外,线下办事和咨询时,可以在市域范围内选择就近的医保经办网点进行,不再受参保地限制而需要来回奔波。“全市统一”“全城通办”的医保管理服务,将为全市参保人员带来更加优质、高效的服务体验。

此外,以前全市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由原各统筹区分级征收、独立核算,待医保市地级统筹后,将实行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市级统收统支、统一核算、统筹使用,按照“基金统一收支、责任分级负责、缺口合理分担”的原则,建立健全市与区、县(市)两级政府责任分担机制,合理均衡基金负担,提高基金整体抗风险水平。

“通过实现医保基金的统收统支,可以增强基金的共济能力,提升使用效率。”孔德君说,总体来看,群众在市域范围内将获得更加公平的制度覆盖、可持续的待遇保障和更加便捷的服务体验。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记者 柴悦颖   编辑:高婷婷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