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脑卒中康复治疗为何“行路难”?
发布时间:2022-03-01 09:48:09

医学证明越早介入预后越好 现状却是公立医院一床难求,民营机构一言难尽

每日商报讯 前两天,在滨江某康复医院陪护的28岁陕西姑娘小许,看到在病床上躺了近一个半月的母亲,右手小拇指微微动了一下,嘴里发出断断续续的“啊啊”声时,激动得差点掉下眼泪。

去年12月底的一天,从老家来到杭州帮小许带宝宝的母亲突发脑卒中,虽然及时送医抢救保住了性命,但从ICU转回普通病房后,母亲一直陷入了目光呆滞,不能言语,难以进食,自主呼吸困难的无意识状态。

此后,为帮助母亲寻找康复机构,又是一段一波三折、精疲力竭的经历。对于预后的不确定性,和每天高昂的康复费用支出,让原本并不富裕的小家庭,有点喘不过气来。

对于小许来说,复健这条路虽然艰难而漫长,但母亲任何一个小的“进步”,就是给她的最大信心,她愿意坚持陪母亲一直走下去。

公立医院“一床难求”

排队等待长则需要一两个月

抢救医生告诉小许,手术很成功,但因为颅脑损伤,脑卒中患者通常会面临偏瘫、失语、复视,吞咽功能障碍、认知功能障碍等后遗症,需要长期的复健,才能获得有质量的生命。出院前,医生建议小许,可以提前物色一家合适的康复机构,等母亲出院后继续复健。

小许首先想到的是家门口的两家公立医院,咨询后,一家没有设立康复科,另一家虽然有康复科,但床位只有几张,医护人员也很少。小许又把希望寄托在医疗实力较为雄厚的综合性三甲医院。打听了几家,设有康复科的医院也是寥寥,更不用说入住需要排队等待,少则数周,长则一两个月。况且,这些医院离她居住地的距离都超过了30公里,让她难以兼顾家中襁褓中的孩子。

“医院康复床位确实非常紧张,转诊过来的,加上老病人重新回院,可以说是‘一床难求’”,浙江省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主任叶祥明教授告诉记者,作为全省综合性医院中建科最早、人才最全、设备最先进的康复医学科室之一,他们每天都会接到数十个前来询问床位的电话,但是能够安排得上的却很少。目前,省人民医院康复科5个病区的300张床位,每天都是满床状态,其中60%是杭州市外的病人。

叶祥明教授介绍,这些病人多数是急性后期康复、带有“三管”(鼻饲管、导尿管、气管插管)、失智、失能的患者,本身床位的流转率就很低,而康复医学科诊疗范畴较广,以脑损伤、骨关节肌肉疾病、脊髓损伤患者居多,疼痛康复患者和老年病康复患者次之,此外,心肺康复和脑瘫患者的康复诊治也有一定比例,“脑卒中患者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作为浙江省重点学科神经康复学带头人,省康复医学会会长,叶祥明粗略估算:“浙江省每年10万人中有250人患有脑卒中,数量大约有15万人,术后后遗症严重,需要专业康复的患者达7-8万人,而全省三级医疗机构加起来的康复床位才1万多,缺口非常大。”

浙江医院的情况与浙江省人民医院类似,医院康复医学科、康复治疗中心主任林坚告诉记者,该院康复科60%-70%的患者是脑卒中,每年有超过800名因脑卒中住院康复的病人,而两个院区康复床位加起来只有80多张床位,有相当一部分还是这两年增加的。

“其实紧缺床位对脑卒中患者复健来说,只是其中一个问题,”林坚表示,目前对脑卒中患者的全程管理距离国际标准也有一定差距。


来源:每日商报   作者:记者 冯双 通讯员 史俊 叶倩 王婷   编辑:陈周滢
脑卒中患者应该在诊断确立并脱离生命危险时就应开始复健,只要患者生命体征稳定、神志清楚,一般主张病情稳定后24-48小时即可进行功能康复,遵循这样的原则,大部分病人3个月后都可以达到自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