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跨区域共护“绿水”,新物种苕溪鱲重现!一条小鱼“游”出“治水经”
发布时间:2023-03-14 01:59:30

东苕溪余杭、德清流域发现苕溪鱲(liè)!

这种只有七八厘米长的银白色小鱼最近成为“网红”,引起众多媒体关注。浙江省森林资源监测中心工程师周佳俊研究认为,它是中国南部鱲属鱼类一新种。“在离人类居住区这么近的河流发现一个新物种,非常有意义。”

其意义在于以“苕溪”命名的这条小鱼的背后,是多年来余杭、德清跨区域合作治理东苕溪的一部“治水经”;是苕溪沿岸百姓自觉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后的收获;是“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乡村品质生活的幸福感。

这一切都源于这片土地上长期有效的污水治理。

消失的苕溪鱲回来了,还是新物种

“银白的鳞片、小巧的身形……这种小鱼乍看与常见的‘桃花鱼’差不多。”杭州原乡野地生态保护与研究中心创始人沈秋提起这条小鱼,仍然难掩激动。

2021年,她在杭州余杭区闲林街道溪流中,发现这条体长96.9毫米的小鱼。送到浙江省森林资源监测中心研究发现,从形态和遗传基因分析表明这种鱼应为独立物种,新种目前仅分布在苕溪水系。

“东苕溪植被覆盖较好,水生生态系统也相对独立,拥有不少独特的鱼类物种。我们将它命名为苕溪鱲,就是希望更多的人关注苕溪、保护苕溪,让苕溪永远成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家园。”沈秋说,“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最重要的就是对栖息地的保护。近年来东苕溪污水治理、生态保护、禁渔等措施,为鱼类创造了一个适合繁衍的良好家园。”

周佳俊在德清开展过野生动植物本底调查,2021年在莫干山镇获取了同类小鱼的幼体样本。“作为一种典型的溪流鱼,苕溪鱲对生存环境的水质要求较高。过去因为下游水体污染,它们更多地生活在人迹罕至的上游溪流中。随着苕溪水环境改善,苕溪鱲又开始接近人类的居住区,重返曾经的家园。”

“苕溪鱲的发现,离不开东苕溪保护,多年来余杭和德清不断推进跨区域合作成效明显。”杭州市生态环境局余杭分局副局长陈佩月说,正是对两地“母亲河”的共同保护,让东苕溪重新变绿。

治理每一滴“尾水”,收获一溪清水

东苕溪的水如何变“绿水”的?

3月7日,记者踏着明媚的春光沿着东苕溪,一路寻找答案。

站在东苕溪北窑坞大桥上,往西看是德清县下渚湖街道,往东是余杭区仁和街道。清澈的河水,在下面缓缓流动。

下渚湖街道素有“中国青虾之乡”之誉,青虾养殖面积达1.4万亩,年产值1.8亿元。离东苕溪大堤不足200米处,是和睦村坝斗港养殖区域,28户养殖835亩青虾。

在坝斗港渔业养殖尾水治理点,依次看到四个大水池相连。

青虾养殖,一年两季。“在6月份前养好第一季虾,养殖过程中养殖户会陆续放出塘水,我们称尾水,特别是干塘时排出的水呈富营养状态,水质比较差。在尾水集中排放期,我们就协调养殖户有序排放,青虾捕完后尾水需在原田沉淀两天,再排到我们这里。”

下渚湖街道农业农村办公室副主任姚良指着80米×10米的1号沉淀池,“不要小看这沉淀池,尾水排到这边后悬浮物大部分可以沉淀。这池深有2.5米,一年下来淤泥就有1.2米深,每年需要清淤还田,成为稻田的好肥料。”

尾水经过沉淀后,通过由陶粒、炭片、沙砾组成的过滤坝,滤掉悬浮颗粒,进入曝气池。“这个池里用高压泵在水中充分曝气,增加水体溶氧量,发挥好鲢鱼、鳙鱼、螺蛳等水生动物净化作用,进一步净化水体;然后通过第二道过滤坝,就进入了生物净化池,里面有河蚌等水生动植物,以及长满有益菌的毛刷,多重力量来降解水中氮磷等富营养成分。”

姚良指着最后一个处理池,也就是湿地洁水池,“最后从这个水池里排出的水,水质能够接近Ⅲ类水标准。经过治理后的尾水可以继续养虾,形成良性循环。这就是我们‘四池二坝’集中尾水处理系统。”

这个系统是街道于2016年投资300多万元打造的,日常维护由和睦村负责运营。

“现在排放的每一滴尾水都符合标准,这种模式已经在德清全县推广实施。”下渚湖街道五水共治办专管员张奕彬自豪地说。“得益于水质改善,青虾质量好,销往杭州、上海等地,基本不愁卖。”

对江南水乡来说,生活污水治理是另一个“老大难”。在离东苕溪800米远处,德清康乾街道联合村与浙江工业大学合作,治理生活污水模式让人眼前一亮。

这是一个18户新建居民集居点,两排漂亮农居前有约3亩的菜地。菜地一角是生活污水集中处理池。“这些农村生活污水经过专业设备处理后,排入‘水下森林’池塘进行净化,再用来灌溉菜地,从而实现农村污水‘零直排’。”康乾街道治水干部魏山说。

因净化水体有效,被德清人推崇的“水下森林”,是在水下种植矮生苦草、轮叶黑藻菜等水生植物,一片独立的水体,因此形成生态净化系统,塘水清澈,鱼儿游动。

记者从德清县“五水共治”工作领导小组了解到,这个不起眼的“水下森林”,已遍布德清30万平方米水域,让许多死水塘等小微水体变成水清鱼游的湿地景观。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文字记者 陈昌旭 陈立平 沈晓颜   编辑:高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