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先行、产业共兴、创新联动。基于此三点,临平区作为杭州融沪桥头堡实至名归并被寄予厚望。今后,临平区将高水平打造重要门户枢纽、高起点搭建产业联动平台、高效能激活协同创新链条,努力成为沪杭合作的战略节点。
枢纽打造广。提升余杭高铁站运营能级,规划建设高铁临平北站,全力配合沪乍杭高铁项目推进,扩大3号线、9号线等城市轨道交通覆盖,提速推进沪杭高速抬升、东西向快速路、望梅路高架、东湖快速路北延等重点项目,谋划推进320国道快速路二期、杭州中环(临平段)等项目建设,结合运河二通道建设谋划布局无水港、物流作业区,构建联沪融长、四通八达的综合立体交通网。
产业联动强。瞄准世界500强、大型央企、行业龙头、上市企业等,打好面向长三角驻点招商、敲门招商等组合拳,积极招引一批示范性、引领性、带动性强的重大项目、头部企业;加快推进长三角G60浙江科创基地“飞地”孵化器(经开区企业楼)建设,建立健全项目对接联系、落地推进、服务保障等机制,努力构建“研发、孵化在上海(松江),生产、转化在临平”的产业新格局。
协同创新活。积极对接G60科创大走廊,加快推进长三角数字科创园建设,强化与上海及周边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联动余杭区打造东西向创新发展金腰带,努力成为链接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和G60科创大走廊的桥梁纽带。持续提升长三角(杭州)高层次人才创新城(国际人才港)能级,积极承接长三角区域创新成果,强化与浙江大学、西湖大学、中法航空大学、之江实验室、湖畔实验室、良渚实验室等周边资源对接。
配套完善 保障有力
品质生活铺展斑斓画卷
2019年9月,承载着城市提能级、发展拓空间、城乡环境得改善、民生福祉得促进的“靓城行动”吹响号角。14个口袋公园精彩“靓”相,23条绿道串起民生所向的幸福通途,丰收湖公园、燕子湖公园、临平山休闲运动公园等多个大型公园也都顺利建成开放……一条条绿道、一座座公园,仿佛一个个绿色音符,临平市民拥有了“推门见绿、移步入园”的诗意栖居。
日新月异的城市面貌和分秒跳动的产业报表互为表里,其中一脉相承的归集则是:以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做为衡量区域发展品质的标准。115个省一、二级幼儿园(含园区)、44所省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2所省一级特色示范高中、1所国家级重点职高、4家区属医院、84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站)、20家各类民营医院、100个各类居家养老服务中心、132个助餐场所、10家养老机构……每一个数据背后,都是专属临平市民的幸福生活。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临平区将继续大力推进基础配套设施建设,抓好教育、医疗、养老、回迁安置、老旧小区改造等关键小事。通过统筹城乡发展,坚持“优老城、建新城”,聚焦临平新城、余杭经济技术开发区两大重点区域,深入实施“靓城行动”,加大老旧小区改造提升力度,全面提升中心城区建设品质。持续推进美丽城镇建设,深化塘栖小城市培育试点工作。深入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加强农村环境整治力度,补齐农村人居环境短板,推进美丽乡村提质、扩面、增效。强化教育资源配置、适当提高居住区配套中小学、幼儿园规划建设“百户比”指标。完善医疗卫生资源布局,加快区第五人民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站)等项目建设进度,提升建设一所三甲医院,深化与国内外知名医院、医疗团队合作。着力提升养老服务水平、积极引入和培育优质专业养老机构,加快区域性养老综合体建设,同时推进老旧小区和家庭“适老化改造”,加快补齐居家养老服务短板。以人为本、以实为要,以世界名城核心城区的标准,建设城市、经营城市、管理城市,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树立品质新城区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