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有2000万,你还工作、学习吗?”“如果你有一项发明能造福人类却违反国家法律怎么办?”……这些题目,是昨天参加浙工大“三位一体”招生测试的学生回忆起来的部分面试题。学生们说,在与5位考官面对面的半小时中,最紧张的是回答材料题。虽然不少问题很生活化,但怎样回答却让人很“纠结”。
结束测试后,考官金惠红昨晚接受了采访。她说在评判中并不会太在意学生回答的正确性,而是更关注考生在答题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素质,考查学生的人生价值观、逻辑思维能力等。
昨天参加考试的近300名学生,4月9日后可上浙工大网站查询测试成绩。
天!要向不识字的奶奶介绍地心说?
如果让你向奶奶介绍地心说,你会怎么介绍?这是考官给台州一中的陈同学出的一道题目。
这道题目,让陈同学有点蒙。陈同学去年曾获得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而且还是获奖项目的第一作者。但这次面试,依然让他很沮丧,“他们问我的题目,让我觉得好难回答。”
“我奶奶没有念过一天的书,就连白天、黑夜是地球在转导致的都不知道。”陈同学说。虽然他最后还是勉强回答了,但“从考官严肃的神情中,我知道,得高分的希望并不大”。
题目纠结得让人想唱《左右为难》
“我的考题更‘变态’!”另一名来自台州的考生直呼考题太刁钻。他说,听了题目后,脑袋里不自觉地就想起了张学友的歌——《左右为难》。
这位同学回忆这道“变态”的题是——如果有一句话是真理,但是违背伦理道德或国家方针政策的,你说还是不说?
“多纠结,是不是?不说,那就是不坚持真理;说了,就是违法或为人所不容。可能考官也听出了我的纠结,就换了一种问法‘如果你有一项发明能造福人类,但是与国家法律法规相违背,那么你怎么处置这项发明’。换汤不换药嘛。”
●考官点评
没有准确答案 以考查能力为主
金惠红是浙江工业大学的副教授,也是昨天测试的考官之一。她说,打分的成绩分为9档,完全是按学生在回答问题时的表达能力、逻辑能力、应辨能力、科学素养等来考量。
“这些方面比较强的学生,可能他的答案未必是对的,但我也会给一个高分。今天有个女生给我印象特别强。她说,自己在学业、事业上是有野心的,但英语成绩不好,所以才想到通过‘三位一体’测试给自己增加考上大学机会。”金惠红说,这样的学生很有人生规划,讲述自己情况时有板有眼很真实,所以就给了高分。
说到理科材料题,金惠红说确实有些难度,但理科生的回答还算不差,哪怕是向奶奶介绍地心说的学生。学生只有知道奶奶的情况,而且对地心说知识了解才能说得出内容。“我们就是在考查他的沟通能力,考查学生对亲人的了解、关心程度。我们不喜欢一心只读书的学生。”
转自 2012-03-25 青年时报